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二选一的错误选择,志愿军180师师长郑其贵在1949年的任职争议

2024-12-15 00:35 来源:对思网 点击:

二选一的错误选择,志愿军180师师长郑其贵在1949年的任职争议

仔细研究志愿军180师干部的组成情况,会发现师长郑其贵的任职经历存在重文轻武的瑕疵,也就是很多文章描述的其是缺乏军事经验的政工干部。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回溯到1949年4月,郑其贵是如何成为180师的继任师长的呢?

180师本身并不弱。其前身是太岳军区八纵24旅,八纵(60军前身)是后来华北一兵团的主力,华北一兵团的另两个纵队是晋冀鲁豫13纵(61军)、14纵(70军)。一兵团组建比较晚(1948年5月),但幸运的遇到一个好领导。在儒帅徐向前的精心调教下,这些刚从军区升级起来的基干部队,从只会打游击到学会阵地攻坚,再到能攻能守,能跑能打,一跃成为华北军区的主力部队,经过临汾、晋中、太原三大战役的考验,横扫了整个山西。

徐帅曾评价八纵,“第八纵队是第一兵团的主力,而八纵的主力是两个旅(23旅、24旅)。”23旅后来成为临汾旅,精锐自不待言。24旅成立于1947年8月,纵队成立时始组建成旅,但其下辖第71团原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56团,成立于1944年,也算是较老的团队;第70团原系第二军分区警卫四团,前身为洪洞县游击大队;第72团原系军分区独立二团,成立于1945年,因此,这个旅也是能战斗的,只是正规兵团的作战经验尚显不足。

1948年3月,24旅的首任旅长王墉在临汾前线中冷枪牺牲,这为后来180师的人事变动种下因果。王墉在部队的口碑极好,早期读过大学,又有东北军、山西新军的经历,被称为文武双全,如果不牺牲,建国后肯定可以授少将。王墉牺牲后,23旅的副旅长邓仕俊接任旅长职务,邓仕俊在抗美援朝中担任60军参谋长的职务,1955年授衔少将。

24旅首任旅长王墉

60军最弱的是178师(22旅),解放后兼任四川绵阳军分区,索性没有去朝鲜。

部队虽然不算弱,但是入朝时,180师的师一级干部却处于变动极大、青黄不接的阶段。这为180师在五次战役后期的表现埋下了严重隐患。

太原战役结束以后(1949年4月24日),180师的指挥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原179师副政委郑其贵接替邓仕俊任师长(这个关键调动着实让人看不懂!),王观潮仍然任政委,538团团长段龙章接替常仲连任副师长(常改任第十八兵团补训师师长),539团团长北沙接任余凯任师参谋长,539团政委吴成德接替曾柯任政治部主任(这个调动较为正常,前面说了539团即原24旅71团,是全师资历最老的主力团)。团一级也变动不小,庞克昌接任538团团长,王至诚接替北沙任539团团长,尚坦仍然担任540团团长(战临汾期间开始担任团长)。

前师长邓仕俊(右)、左为参谋长北沙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郑其贵的调动问题:

首先,郑其贵严重缺乏军事干部的资历。

《山西新军决死第三纵队》一书对其简历的描述是:“孙灏正(1914-1990),又名郑其贵,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由抗大一分校分配到决死三纵队,任三十二团二营副营长,1940年任三十二团第一、二营营长,同年12月任纵队兼太行三分区直属党总支书记。1942年任决七团政治处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团政委(笔者注:最晚1943年9月任此职)。1945年任晋冀鲁豫军区二十三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二十三旅副政委,1949年任晋冀鲁豫军区八纵队二十四旅旅长(笔者注:此处有误,1949年2月全军统一改编的番号,4月郑其贵接任的180师师长,未担任过旅长)。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部管理处副处长、处长。1957年任吉林省军区白城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64年任司令员。”

另根据《金寨县名人录》等书补充其红军时期的简历:15岁参加家乡的赤卫队(1929年),1929年5月编入红军,从鄂豫皖红军第1军3师一名普通战士干起,先后任红4方面军4军31师32团班长、排长、连长、师部参谋、团宣传科长,方面军总医院组织科长,方面军总参谋部管理科长、总医院政治处主任、红9军医院政治部主任、红9军军部政治指导员。参加了红军长征和西路军的艰苦转战。曾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导致右手终身残疾。

郑其贵师长在朝鲜

从上面可以看出,郑其贵在从军生涯中,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的机关、政工工作。其担任180师师长之前,军事类职务最高级别为决死三纵队的营长,且时间较短为1-2年。而其资历确实很老,1929年加入红军,而同期决死三纵队的山西、河北籍干部大多数是1937年入伍,相差八年以上。

其次,60军原提拔体系内恰在此时缺少了合适的军事干部。长期以来,60军各师的干部多数出自前身23旅(临汾旅),这个旅的前身是山西决死第三纵队,基本上可以认为60军就是在这个部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按照部队的升迁习惯,师长由副师长、参谋长按顺序递补,外调则可以平级也可以升迁。我们将23旅(179师)、24旅(180师)前后一段时期的干部罗列出来,比较探讨:

成立时干部:

23旅1945年12月组建

旅长黄定基(1951年病逝)、政委肖新春

副旅长邓仕俊、参谋长吴仕宏、政治部主任郑其贵

24旅1947.8随八纵成立

旅长王墉、政委王观潮、副旅长常仲连

参谋长余凯、政治部主任曾柯

1949年2月统一改番号时干部:

179师师长黄定基(1951年病逝)、政委肖新春

副师长吴仕宏、副政委郑其贵、参谋长门国樑、政治部主任张向善

180师师长邓仕俊、政委王观潮、副师长常仲连

参谋长北沙、政治部主任曾柯

在1949年4月份,可供选择的军事干部有四个人:179师副师长吴仕宏、参谋长门国樑,180师副师长常仲连、参谋长北沙。门国樑是从其他军分区调入,之前的职务仅是参谋主任,资历不够。北沙刚从团长的职务升迁参谋长,也不合适。只有两个副师长存在可能,实际上180师前师长邓仕俊就是从23旅副旅长的职务上调任24旅旅长的。

巧合的是179师的师长、战斗英雄黄定基此时积劳成疾,病倒了,兵团下的结论是离职休养,这样副师长吴仕宏就调不开了。实际上,黄师长在北京治病休养半年多,还是没能痊愈,在1951年9月病逝。吴仕宏升任师长,率领179师入朝作战。

剩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副师长常仲连,先看下常的情况。

常仲连(1914-2010)出身贫寒,四岁丧父,九岁丧母。十三岁即离乡出走到山西太原当童工。1935年秋和几位工友弃工从军,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终于在山西洪洞县万安镇找到红军,开始了戎马生涯。常仲连1936年2月入伍后,勇敢机智,冲锋陷阵,一个月入团,三个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深造,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先后担任班长、分队长、指导员、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务。

抗日时期的常仲连

1940年百团大战时,常仲连任南进支队十六团二营营长。

1941年冬,南进支队组建三十二团,任团长。1942年7月,并入新十六团。

1942年8月冀鲁豫反蚕食斗争时,调任南进支队二十一团团长。

1944年接替牺牲的胡乃超担任十六团团长。

同年,随部队入陕拱卫延安,所部改编为教一旅二团,不久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1947年8月任华北军区第八纵队第二十四旅副旅长。

1949年太原战役后,任第十八兵团补训师师长。

建国后,历任眉山分区司令员,温江分区副司令员,空十三师师长,防空军第三师师长,高炮一一八师师长,沈阳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从履历看,常仲连的军事经验没有任何问题,在抗日战场残酷的冀中地区摸爬滚打了5、6个年头,先后担任过三个团的团长,跨度长达4年。十六团是冀中的主力团,后来随赵承金挺进东北,发展成42军124师372团,抗美援朝时124师的师长苏克之在十六团时还是常仲连的下属营级干部。如前所述,团一级的军事主官经历恰是郑其贵所缺乏的,而且在营一级岗位上,决7团面临的敌人也没有冀中日军那么凶残。

但是,常最大的问题是外部调入的。1944年中央党校学习时,已经脱离了原部队,后来是分配到太岳军区的。常仲连最初的部队在冀中,南下支队先进入冀鲁豫军区序列,后与太岳军区一起纳入的晋冀鲁豫军区管辖,战略区没变,但流动的跨度还是很大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24旅首任旅长王墉(有决死队背景)牺牲的时候,没有提拔副旅长常仲连,而是调入了23旅副旅长邓仕俊。这一次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还是没有选择扶正常仲连,实在是一个昏招。相比之下,郑其贵既属于红四方面军的老人,又是决死三纵队的老人,他的任命部队上下都能接受。

同时,作为对常仲连两次未能转正的安慰,兵团将常仲连调任18兵团补训师的师长,虽然属于二线部队,但级别也算到了正师。

一念之间,少将变上校

常仲连在1964年晋升少将,而郑其贵如果没有180师的问题,按照其1929年入伍的资历,很有可能在1955年就能成为120多名正师职少将之一。可惜的是没有如果,抗美援朝最大的人事任命悲剧就此诞生。

(信史留痕原创)

资料收集不易,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关注我,志愿军系列还有很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