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绝杀: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篮球队用3秒钟创造了一个奇迹

2024-12-10 17:44 来源:对思网 点击:

绝杀: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篮球队用3秒钟创造了一个奇迹

东京奥运会已经开幕,中国体育健儿再次踏上征程,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赛场上拼杀。不由得想起49年前的一场超燃的奥运决赛。

1972年9月10日,晚上11点45分,奥运会男篮决赛在慕尼黑的奥林匹克体育馆准时开哨。对阵双方是美国队对苏联队。

当时的美国队已经蝉联了7届奥运会的冠军,就像一个横亘在奥林匹斯山巅的神话,江湖人称“独孤求败”,就连决赛的时间也为了迁就美国观众的观赛体验而定在了半夜时分。

有一部俄罗斯2017年上映的影片《慕尼黑绝杀》完美地再现了比赛的过程(只是过程,人物和情节都有所改动,这个后文会说)。

比赛开始后,苏联队针对美国队员身高体壮的特点,采取了灵活的穿插战术,一路领先,一度领先10分之巨,但是在美国队的顽强反击下,半场结束,两队差距已经缩小到5分(苏联26-21美国)。

趁着两支队伍中场休息,行文至此,插播一段广告!

1972年奥运会主办地是联邦德国的慕尼黑,是德国继1936年柏林奥运会后第二次举办奥运会,联邦德国方面为此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力图与前一次纳粹阴影下的奥运会做一次割裂,特意提出了“快乐奥运”的口号,但是很不幸,奥运村里混进了恐怖分子。

名为“黑色九月”的恐怖分子来自巴勒斯坦,据事后策划者的供述,其目的是为了抗议联邦德国当局只邀请了以色列的运动员而没有邀请巴勒斯坦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9月5日凌晨,8名恐怖分子潜入奥运村的以色列运动员宿舍,虽然被他们控制的人员故意将他们带到了举重和摔跤运动员居住的1号楼,但是血肉之躯怎么也敌不过荷枪实弹的恐怖分子。运动员被控制了起来。

奥运村进了恐怖分子,还掌握了人质,主办国警方火速与恐怖分子进行了交涉,并将恐怖分子提出释放100多名巴勒斯坦俘虏的要求转告了以色列政府。但是以色列政府以“绝不和恐怖分子谈判”为由加以拒绝。同时以色列政府提出派遣以色列特情人员赴德解救人质的请求,也因为联邦德国“不允许外国人携带枪支入境”的理由而未能实施。

恐怖分子见以色列不肯就范,最后要求由联邦德国政府提供飞往埃及的飞机。然而埃及拒绝接纳恐怖分子,但是德国警方并没有告知对方,准备将计就计,在机场实施突击行动。

很可惜,由于缺乏应对经验,最后的突击没能解救人质,事件造成总共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击毙5名、抓获了3名恐怖分子,1名德籍警察殉职。

这3名恐怖分子最后辗转飞往利比亚,在机场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然而以色列摩萨德迅即发起全球追杀令,最终以牙还牙杀死了11名参与策划和行动的“黑色九月”组织的成员,告慰了运动员的在天之灵。

这就是奥运史上悲惨的慕尼黑人质事件,奥运会的本意是和平,在古代,当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燃起圣火的时候,全希腊的战士都会放下武器,通过身体的竞技去展现人类的极限,也通过竞技来解决争端,然而,在神圣的五环下,在“安全”的奥运村里却发生了这一幕血腥的惨剧,不得不说是全人类的耻辱,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为之落泪。

好了,中场休息结束,让我们再次回到赛场!——转得有点突兀啊!

下半场,美苏两队继续胶着,比分交替上升,场上对抗越来越激烈,终场前10秒,苏联依然以49-48领先1分。

这时美国队攻到苏联篮下,苏联队员犯规,美国获得罚球的机会。美国队两罚两中,以50-49反超,而时间只剩下最后的3秒钟!

3秒钟能做什么?刷视频可能都不算有效观看,但是这3秒种却永留青史!

按规则,由苏联队员从底线开球,但是球刚出手,就响起了终场哨声,而计时器上明明显示还有1秒钟的时间!

经过苏联领队的交涉,裁判席宣布比赛还未结束,时间重新回到最后3秒!

正在庆祝的美国队员虽然不高兴,但是还是不情愿地回到场地内继续比赛。

重新发球的苏联队将球传到中场,但是远投未中,终场哨音再次响起,美国队员再次欢呼起来。而苏联领队再次跑到裁判席提出抗议,因为计时器上显示的时间却阴差阳错地从53秒开始,到50秒结束,虽然补了3秒,但是不符合规则,要求重新回到最后3秒。

裁判当然予以拒绝,这时体育馆内已经喧腾了起来,美国队开始庆祝他们第8个奥运冠军。

然而,这时一个关键的人物伸出了3根手指,说:篮球是一项绅士的运动,苏联应该公平地得到最后3秒钟!

他谁啊?

他叫威廉·琼斯——国际篮联的秘书长——电影里说他是“世界上最懂篮球”的人。

确实如此,威廉·琼斯是英国人,生于1909年,曾经在美国上过学,上学时接触并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并终生致力于篮球的推广,1936年起,篮球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正是源自威廉·琼斯的不懈努力。他长年担任国际篮联的秘书长之职,主持编订的《国际篮球规则》简直就是篮球界的《圣经》,所以电影里说他是“世界上最懂篮球”的人,实至名归。1975年,我国恢复了国际篮联的合法席位后,还曾来我国进行过访问。

正是因为琼斯先生在现场的表态,比赛再次回到距离终场还有“3秒钟”的状态。美国队也不得不再次回到赛场上。

据说事后琼斯曾经承认:他当时觉得没有人能在这3秒钟里扭转乾坤,美国夺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但是一生讲究规矩和秩序的他,认为苏联理应有打完最后3秒的权力。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苏联教练吸取了上一个3秒失利的教训,要求前锋亚历山大·别洛夫前插篮下,接发出的球后完成最后的投篮。最终,别洛夫做到了,他在2名美国队员的包夹下顺利地接到来球,一记跳投,篮球伴着终场哨声应声落网,51-50!苏联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成为了奥运会的冠军!

刹那间,体育馆再次变成庆祝的海洋,只是这次庆祝者换成了苏联队!

美国队当即向裁判委员会提出申诉,当时的裁判委员会有5位裁判组成,这5位裁判分别来自匈牙利、波兰、古巴、意大利和波多黎各。

亲爱的读者,别忘了1972年尚处在冷战之时,5位裁判正好来自两个阵营的国家,正好3:2,所以最后的裁定也是3:2,驳回了美国的申诉。

至此,板上钉钉的事实是苏联在最后3秒绝杀美国,获得了冠军,而美国队在空欢喜了2次后终以亚军收场。

不过心有不甘的美国队拒绝领奖,集体退出了颁奖典礼,至今这些枚银牌还寂寞地躺在瑞士的博物馆里供人观赏。

电影我很喜欢,看得也热血沸腾,但是不得不澄清一些电影中的编造人物和情节,免得混淆视听哈。

1. 关于主教练,影片中的主教练叫“加兰任”,不过现实中的主教练名叫弗拉基米尔·康德拉欣,之所以电影要更改姓名,是因为电影为人物编造了一个患有脑瘫的、需要去西方接受治疗的儿子,为此主教练需要筹钱、申请出国,最后获得金牌的队员和领队将奖金全部捐给了教练,这样一来,电影更加人性化,但是现实中,康德拉欣确实有一个脑瘫的儿子,但是从来没有出国治疗的计划,当然也就没有捐款这一幕温情满满的泪点了。电影在收到原型人物家人的强烈反对后,不得不虚化主教练,用编造的名字来命名了。

另外影片开始被宣布下课的主教练虽然在电影中只是晃了一下,但他的故事也颇可拍一部电影,他叫亚历山大·格迈尔斯基,当时他被拿掉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有犹太血统,领导班子恐怕他借参加慕尼黑奥运会之机叛逃以色列,所以临阵换帅,使得亚历山大击败美国的梦想暂时无法实现。

慕尼黑之后的几届奥运会由于冷战的原因,美苏都有所抵制未参加,直到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亚历山大再次成为苏联队的主教练,他在半决赛中击败了由海军中将罗宾逊领衔的美国队,完成了夙愿,并在最后的决赛上战胜了另一支男篮劲旅——南斯拉夫队,获得了冠军。

也因此,美国决定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组建由美职篮NBA的明星队员组成的梦之队参赛。

2. 我看的时候最大的遗憾是最后的绝杀没用“灌篮”,既震撼,又比中投保险,后来看了资料才知道,上世纪70年代,灌篮还被视为一种羞辱对手的动作,不被国际篮联允许。所以电影中的比赛里很多灌篮的镜头,大家就当戏说看看就行,别当真哈!

3. 绝杀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在电影里被演绎成患有严重心脏病的队员,但是现实中人家当时却很健康,也是,照电影里的情节,这样的绝症患者怎么能出现在激烈对抗的赛场上呢!不过,天妒英才,别洛夫确实因病很早就去世了,终年只有短短的26岁。

4. 影片中还有一位立陶宛的队员——保劳斯卡斯的情节也有不少虚构的情节,说他差一点就在比赛前夜叛逃了。但事实是保劳斯卡斯却是一个坚定的苏维埃支持者,即便进入新千年,他还坚持每周去俄罗斯指导那里的孩子打球,为的是重温自己的青葱岁月和听一听俄语“乡音”。

而他的艺术原型应该是1990年拒绝为苏联出战而在1992年以立陶宛的名义参加奥运会的一代立陶宛“精英”们。

5. 电影中还有一段情节是在慕尼黑人质事件后,苏联代表团官僚人员为了避免在决赛中输给美国而使国家蒙羞,故而决定以安全原因退赛,但是在最后时刻,领队被主教练的决心打动,当众宣布坚持参赛。虽然很有戏剧性,可惜是虚构的,至于其目的么,和后世修前朝的历史一样喽,你懂的。

这是现实中参加了那届奥运会,在最后3秒钟创造了奇迹的苏联篮球队员们的合照。

让我们记住他们,也为我们的奥运健儿在新一届奥运会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理想而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