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寒号鸟河北就有!它们可不是鸟类,反而长得像松鼠
误会?寒号鸟河北就有!它们可不是鸟类,反而长得像松鼠
看一张图片,瞧瞧自己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图片上这种头小并且短圆,眼睛很大但耳朵却又很短,眼外还有黑圈,只要是一张嘴便会露出淡黄色的臼齿,身体背部披着上部呈现为淡黄色,基部呈现为灰黑色,而毛尖又呈现为黑色的,具有长软毛的呆萌小家伙应该是什么动物呢?
没错!我们不绕弯子了。直接说,它就是寒号鸟,是我们许多人在当年做小学生时学习过的寓言故事《寒号鸟》中的主角。是不是已经感觉有点被惊到了?想不到吧!寒号鸟居然不是鸟类,而是生的类似于松鼠。既然寒号鸟不属于鸟类,长得也与鸟类差了近乎“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那为什么它们却被冠予了寒号鸟的名字呢?原来这只是一种误会。
在动物家族中,寒号鸟的学名叫复齿鼯鼠,是鼯鼠中的中国特有种。这种喜欢生活在山地针叶林中,性格孤僻,习惯于独居,既怕冷又怕热的小家伙,在分类学上属于啮齿目鼯鼠科中的复齿鼯鼠属。
对复齿鼯鼠最早记录并给予定义的是咱们中国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成书的词典类《尔雅》。不过,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那时候所能给出的定义也比较含糊。囿于鼯鼠可以滑翔,当初才误会性地将其认定作为了鸟类当中的一种。
言简意赅,字数不多的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主要是采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多次登上小学课本的《寒号鸟》正是如此。寓言《寒号鸟》的故事根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最早出自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的《辍耕录》。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寓言中的寒号鸟总是在对催促它不负光阴赶紧做窝以备冬日御寒所用的喜鹊说着的那句,“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不仅在我们河北就有,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也有分布。它们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2016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复齿鼯鼠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能攀援,肘部到膝盖之间有皮膜相连,平时它们悠闲地在栖息地的树上生活时,看上去很像是松鼠。但它们又与松鼠有所不同,遇到危险或被追赶时,它们会张开四肢,让皮膜展开并绷紧,一下子能够滑翔出50多米的距离。据说,复齿鼯鼠最远可以跳跃滑翔出的直线距离为200多米。
其实,被称为寒号鸟的复齿鼯鼠并不像寓言故事所讲的那么懒,根本就不做窝。而是通常会把它们自己的窝选择并做在岩壁石缝或洞穴中。在树上做窝的复齿鼯鼠多会选择离地3米以上的高大树木的树洞。做窝的复齿鼯鼠,窝内也会铺上它们自己采集的苔藓、枯草和鸟类的羽毛。每逢冬季,人家还会把栖息的洞穴口用柴草封闭起来,抵挡风寒的侵袭。
不仅如此,复齿鼯鼠还堪称“讲究卫生”的模范,喜欢吃松子、橡果、浆果和嫩树枝叶的它们,不管跑到哪里去觅食吃喝,排泄粪便时一定会回到自己固定的一个并不居住的洞穴内。寒号鸟的便便被称为五灵脂,不论是颗粒状的灵脂米还是块状的灵脂块,都能入药,发挥活血、止痛的功效。
一年四季,被称寒号鸟的复齿鼯鼠都会让自己居住的洞穴保持清洁、干燥,冬暖夏凉,空气相对湿度适中。寒冬腊月里,复齿鼯鼠所居住的洞穴窝内温度也会在10℃左右,夏季高温时,穴内最高温度也只有25——27℃,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60%以下。假如我们人类能够常年居住在如此的温暖环境当中,相信也会感觉无比惬意。
寒号鸟除了复齿鼯鼠的学名和寒号鸟之称外,还有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搭拉虫、寒号虫等别称,体长一般为300——340毫米,体重300——400克。除了繁殖季界外,它们喜欢独处。白天躲在舒适的洞穴中睡大觉,晚上出去活动,活动时有时会发出“哩——嘟罗——嘟罗”的叫声。这也许才是当初人们在编撰民间传说的寓言故事时发挥想象的根由和基础。
-
- 看看日本千年一遇的美少女 原来长这样
-
2025-04-16 16:27:14
-
- AI到底是个啥?一次性把AI讲明白
-
2025-04-16 16:24:59
-
- 铭记今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2025-04-16 16:22:44
-
- 张丽君老公两年内没再婚,孩子亲自抚养,谁在消费善良人的痛苦?
-
2025-04-16 16:20:29
-
- 所以...《诛仙青云志》到底值不值得这样追?
-
2025-04-16 03:36:24
-
- 「偶像养成记」“快男”养鸡:我不是偶像,也不相信“一夜成名”
-
2025-04-16 03:34:08
-
- 美国政府关门事件来龙去脉以及对俄乌战争的影响(转猫哥付费文)
-
2025-04-16 03:31:52
-
- 唐代长安城之中和节
-
2025-04-16 03:29:37
-
- 印度尼西亚极度排斥华人,为何当地华人还要坚持留下来?
-
2025-04-16 03:27:22
-
- 聊斋故事:醉颜红
-
2025-04-16 03:25:06
-
- 前苏联老太尼娜:7岁来中国,嫁大20岁山东大叔,定居中国91
-
2025-04-16 03:22:51
-
- 四个有关死亡的真实故事,道出生命轮回的真谛
-
2025-04-16 03:20:35
-
- 废墟之美:奥林匹亚遗址
-
2025-04-16 03:18:20
-
- 考古学家在最近找到的10个奇妙的考古发现
-
2025-04-16 03:16:04
-
- 10款虾大测评:格陵兰虾性价比很高,大明虾其实不值得推荐!
-
2025-04-16 03:13:49
-
- 王者荣耀:涨知识!原来暴击效果是这样计算的,射手玩家必看攻略
-
2025-04-16 03:11:34
-
- 刘慈欣《地火》:致过往那悠悠的岁月
-
2025-04-16 03:09:18
-
- 电视剧《归去来》和《归·去·来》长篇系列小说没有关系
-
2025-04-16 03:07:03
-
- 5本灵异文:都市言情里的妖魔鬼怪,好看!不吓人!
-
2025-04-16 03:04:48
-
- 千年文脉 古韵新风-桂林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
-
2025-04-16 0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