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刘慈欣《地火》:致过往那悠悠的岁月

2025-04-16 03:09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刘慈欣《地火》:致过往那悠悠的岁月

我写的《地火》就是模仿那些小说(国内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其中很大的愿望就是想让读者看看那条已消失的支流是什么样子,并向那些不知名的科幻前辈致敬。——刘慈欣

01


《地火》是刘慈心于2000年2月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煤矿工人的后代——刘欣,他由于父亲的影响,致力于改变煤矿工人残酷的工作环境,因而采取了一项大胆的实验。但是实验的失败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这让刘欣成了一个千古罪人的同时,也让他成为历史进程中的先驱者,他的实验构想终于在多年后成为现实。

作为《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为众多科幻迷所喜欢。刘慈欣,1963年出生于山西阳泉,《地火》是他的早期作品之一,他凭着《三体》荣获第七十三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此奖项。此后,刘慈欣一跃成为中国科幻界的领军人物。


他的写作手法以冷峻的白描为主,但是因为有极强的想象力,在带给读者以丰富的画面感的同时,使人读完之后,依旧回味悠长。

我们不难发现,刘慈欣的许多作品后面都有一个后缀,即“初稿完成于娘子关”。尤其是在《刘慈欣经典》一书中收入的《朝闻道》、《思想者》、《中国太阳》等作品,都是刘慈欣在山西娘子关火电站上班时摸鱼写的,由此可见,刘慈欣也算是上班摸鱼中的佼佼者了。

02


《地火》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幽深黑暗的地下,有一群人为了点亮城市和自己家里的灯火,于是忍受着黑暗和致命的灰尘,在幽深的地底下挖煤开矿。

本书主角刘欣的父亲就是千万煤炭矿工中的一人,他最后死于矽肺病,并在临死前留下了“不要下矿”的遗言。


刘欣为了改变煤炭矿工恶劣的工作环境,一直致力于研究将煤炭就地气化为可燃气体的实验研究。

煤炭矿工的工作环境到底有多残酷,刘慈欣这样说:

我们煤矿工人什么时候容易过?从老祖宗辈算起,我们什么时候有过容易日子啊!你们再扳着指头算算,中国的,世界的,工业有多少种,工人有多少种,哪种比我们更难?!没有,真的没有。

我的父亲虽然不是煤炭矿工,但是他曾一度是铁路搬运工,他的工作就是把一列列的黑色火车皮上的煤炭,用肩膀一挑一挑从火车上担下来,然后再转运到卡车上,这些卡车将驶往一个个锅炉房。


每次工作,我父亲都会带一个白色的纱布口罩,然而工作结束之后,纱布口罩已经变成全黑的了,就连鼻孔里面也是黑色的。

我的父亲这时候完全成了一个黑人,全身除了牙齿和眼白,其他地方都是黑的。所以那个时候,公司会给他们发大量的肥皂,这些肥皂用于清洗衣服和身体。然而他们的指甲还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黢黑的颜色。

煤炭矿工的工作并不是在空旷的地面,而是在幽深的地下,这里不但空气稀薄,四周除了头灯的光亮以外全是无尽的黑暗,更要命的是狭窄的矿道里随时会有塌方、瓦斯爆炸、灌水等危险,这些危险一旦发生就是致命的,甚至会让煤炭矿工们尸骨无存。


除此之外,他们长时间处在10度左右的低温中,即便是穿了棉衣,只要一停下来,还是会冻得浑身发抖。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呆久了,大多数人都会患上职业病,即尘肺病或者矽肺病,本书主角刘欣的父亲就是死于矽肺病。

尘肺病包括矽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的细微颗粒粉尘,从而引起了肺组织纤维化。严重的人不能平卧,就连睡觉都得采取跪着的姿势,更有甚者,他们最终会呼吸困难跪着死去。

03


为了彻底煤炭矿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刘欣想到了把煤炭就地燃烧,气化成燃料进行管道运输,这样就能改变矿工们况下工作的生产方式。然而,燃烧实验却出了问题,整个地下煤矿都着了火,形成了了凶猛无情的大范围地火,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灾难。


为了扑灭这场地火,许多人牺牲了,最后刘欣也选择了投入他父亲曾下过的那个煤矿口,自戕于熊熊地火之中。

这场地火整整燃烧了18年,整片大地寸草不生,作为主导者的刘欣自然就成了千古罪人。然而,也正是因为刘欣的失败,为后来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和案例,从而促成了后来人在煤气化工程上的成功。

对于刘欣那代人来说,他无疑是一个罪人,然而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尤其是资源进化历史来说,他的实验为煤气化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跳出小说,回到在现实中,虽然煤气化工程没有得到实现,煤液化工程却已经基本得到实现。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上湾镇上,坐落着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液化生产线。煤液化是怎么完成的呢?先把煤炭磨的比面粉还细的煤粉,然后把煤粉放进特质的管道和反应器,高温、高压和加氢,20多个小时后,煤就变成了像矿泉水一样的柴油、石脑油等高端油品。(2019年6月《光明日报》)


在小说的最后,刘慈欣说了这样一句话: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确实,他们犯的错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是极其愚蠢的,但是如果把我们放到当时当地去看,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能够做出如此抉择,也不失为一种勇气。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创造出来,刘欣失败了,但是正是由于他的失败,后来的人才成功了。秦朝的商鞅,宋朝的王安石,无不是如此。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每到年初都会立各种flag,但是最好的方式不是去写列表,而是去做。


要想让你的flag永远不倒,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它做出来,做完后再列成表。纵然失败,由它而来的成功也会成为你列表上的下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