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对越作战中448团的惨烈遭遇

2025-01-14 15:47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对越作战中448团的惨烈遭遇

求战心切

1979年3月5日,我军经过惨烈激战,夺取了越南北部重镇谅山,打开了通往越南首都河内的北大门,由此挥师南下,河内周边将无险可守。

然而就在此时,由于我国已达到了惩罚越南的目的,所以选择了就此止步。而因为越军在遭到我军猛烈打击后虽然阵线崩溃,但很多越军作鸟兽散后化整为零,除了躲在丛林和岩洞袭扰我军,甚至脱下军装隐藏在老百姓中趁机作乱,所以我军第一阶段虽然战果丰硕,但俘虏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止步谅山的我军开始回过头来发起肃清残敌的第二阶段作战,越军的伤亡和俘虏人数也直线上升。

根据作战前的部署,50军在战前从重庆奔赴前线。其中战斗力最强的149师跟随13军从云南攻入越南,148师则在东线的谅山和禄平方向痛打越军,两个师均取得了丰硕的效果,除得到上级的表扬,更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兄弟部队的扬眉吐气,让同为50军的150师官兵心里五味杂陈,因为150师的任务是充当预备队,所以直到战争接近尾声,150师也始终按兵不动,没有等到出国作战的机会,这让大家普遍感觉脸上无光。

在这种巨大的不平衡下,荣誉感极强的150师不断向广西前线指挥部请示,争取出国作战进行实战锻炼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线高层感觉战事已接近尾声,想必也不会有什么硬仗可打,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150师出境作战,参加收尾清剿和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

应该说,这一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作出无可厚非,毕竟我军风卷残云,越军早已成散兵游勇,虽然存在危险但毕竟更能实战锻炼。

但问题是150师因为在战前被作为预备队,所以很多久经沙场的老兵在战前被抽调到其他作战部队,而超过6000名新补充进来的新兵,入伍时间才两个多月,不仅满脸稚气,训练更是不足。更要命的是,由于战前仓促“换血”,很多连队根本没有默契,普遍存在“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情况,很多连队甚至连完整的作战地图都没有,这样的部队一旦投入危机四伏的战场,必然是凶多吉少。

不过这对于150师的官兵们而言,荣誉高于一切。毕竟戴着“观战部队”的帽子回去,无论如何也感觉矮兄弟部队一头。所以他们情绪高涨、求战心切,就算只消灭几个敌人,哪怕只放几枪都是好的。

这种昂扬姿态虽然难得,但却最容易遭遇灭顶之灾,尤其是与越军精锐不期而遇的情况下。

深入敌境

1979年3月5日,数名副军职领导组成的工作组和150师部一道,率领150师兵出国门,由广西龙州县水口关进入越南,并在3月6日下午抵达高平。此时驻守高平的越军346师已被我军消灭,150师继续沿扣屯、纳隆往西南方向运动,448团在班英与越军残敌多次交手,较好的完成了清剿任务,至3月10日前进到我军对越最前沿。

而后,上级命令150师各部停止前进并沿营地附近的一条小路向东北经高平撤回国内,并继续在沿途肃清残敌。

接到任务后,448团开始收拢部队,部署回撤。计划由团特务连侦察排带工兵排1个班为团尖兵,按照2营、1营、团基指、3营的序列后撤。

本来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因为一路高歌猛进,448团普遍存在骄傲轻敌的情绪,再加上新兵上阵,缺乏默契,很快就遭遇了大麻烦。

当时的军驻师工作组执意从天丰岭方向回国,意在争取更大战果,同时命令前出的448团也从天丰岭方向回国。但此时越军早有准备,121师建议448团尾随121师沿公路原路返回国内。但关键时刻,团机要员竟然没有及时翻译电文,导致448团走上了沿天丰岭方向回撤的道路,而从小路回国的他们最终掉进了越军的包围。

仓促应敌

由于各部尖兵和警戒分队都未能提前发现越军,导致448团大部在3月11日径直走进了越军332师一部设在班英那嘎附近的包围圈。

鉴于仓促部署,人数较少的越军为达到最大战果,在伏击时放过了特务连侦查班,对随后的团前指和团直属连队进行了突然打击。

由于仓促应敌,很多来不及反应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越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凭借着丰富的山地丛林作战经验以及熟悉地形的优势,再加上指挥官判断准确、出手果断,很快就将团前指及2营打垮。

而此时未受攻击的前锋部队,眼见后续部队被攻击却没有立刻反身投入战斗并与后续部队合兵一处最终打破越军的伏击圈,反而坐等命令,以至贻误战机。而越军由于人少,并不恋战,打完就跑,并在448团回撤的必经之路上占领了大部分高地和隘口,同时呼叫友邻部队前来增援。

448团回国之路已然危机四伏,但遭受伏击的指战员们依然一头雾水,判断不清敌人的部署和兵力,跟上级汇报更是语无伦次。

为了尽快回撤,150师师部命令448团收缩阵型,边打边撤,随后448团连夜向东北方向撤退。但茫茫黑夜,448团却迷失了方向,非但没有撤向东北,反而向南而去。此举虽然避开了越军332师的沿途截击,但却掉入了越军851团一个加强步兵营的包围圈。

12日凌晨,部队进入一处狭窄的山谷。在连夜行军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带领团前指、2营等部队的胡庆忠副团长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并命令尖兵侦察班2、3班和工兵两个班去占领一侧山头,控制制高点。

身陷重围

团高层的本意是休息待命,天黑再继续前进。但448团的行踪很快被越军发现,于是更多部队纷纷赶来。

下午3点左右,集结而来的越军突然向448团发动猛烈进攻,448团再度匆忙应战,胡副团长牺牲,团副政委不知去向,极度惨烈战斗持续了长达2个多小时。

在切断448团后路的情况下,越军对448团官兵们大喊:“中国军队弟兄们,放下武器吧,我们宽待俘虏!”

12日晚,在无法和团前指及2营等部队联络的情况下,448团请求师部允许448团收拢部队回援2营,师部同意其请求。

但随150师一并入越的军驻师工作组不同意全团回援,反而命令各营连分散突围。448团在无法全团回援的情况下,派出1连和8连从小路增援2营,结果同样遭到了越军的纠缠和包围。

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被分散包围的448团各营连逐渐失去联络,只能各自为战。但在考验临场发挥能力的关键时刻,这些新兵却难以形成各自为战的战斗力,在越军有备而来的精锐面前,448团的官兵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中。

而48团在失去联络前最后时刻做出的分散突围决定,彻底将448团各部送上了绝路。

尤其是3营8连,在遭到越军的重重包围后,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试图在岩洞和丛林与敌人周旋,但由于通讯不畅陷入了被分割包围的绝地,其中负责占领山头的3排,43人在副连长王立新和排长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除两名重伤员外全部壮烈牺牲。

其余两个深陷重围的排,在坚持了3天后,最后决定在16日集体放下武器投降,由8连指导员冯增敏,1连连长李和平负责和越军接洽。

本来为了让448团受围部队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回撤,东线部队将原定3月15日的撤军计划整整推迟了24个小时,但448团依然没有创造奇迹。

惨败反思

战后,总参对448团之败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其中军驻师工作组的副军长关豁明被撤职,副政委侯培聚被党内警告,带队投降的冯增敏、李和平两人回国后均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150师师、团一级领导也进行了大调整。

此情此景,不由得军中老将哀叹:

“朝鲜出了个180,越南又有个150”。

50军在对越战争中再度遭遇了和朝鲜战场180师之败一样的尴尬,直接威胁到了50军的地位,而后,最终导致50军在1985年被撤销。

448团的惨烈遭遇,固然有新兵上阵水平欠缺的因素,但高层的掣肘、从上到下的轻敌等因素也是兵败的重要因素。要知道,虽然经历了30多年战争的越南在综合国力远不如我们,但却有着异常丰富的战斗经验。尤其是在得到苏联大力援助的情况下,越南很多装备甚至比我军还要强。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当时的越军精锐大部都放在侵柬方向,但北部依然有大量精锐力量。相反,当时的我们精锐部队大部分都在北方随时应对苏联的南下,对越战场基本都是武器装备稍差的乙种师甚至丙种师,这也是我军在战争初期伤亡较大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前被作为预备队的150师仓促应敌最终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