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鸡汤、民谣、伪文青,千万销量背后,是大冰的极限商法

2025-01-14 01:46 来源:对思网 点击:

鸡汤、民谣、伪文青,千万销量背后,是大冰的极限商法

@罐头辰

2022-11-5 11:32 新浪微博

朋友们,我整了个好活儿,10月份我把大冰每本书都深入研读了一下,现在,为大家呈上研究结果!

嗯没错,就是那个大冰,那个《阿弥陀佛么么哒》《啊》《我不》《你坏》《好吗好的》的大冰,民谣流浪开小屋的大冰。他的所有书,从最早的《他们最幸福》到最新这本《保重》,我都读了一遍

起因呢,一是因为10月份我忽然整整一个月都不想发微博了(原谅我不加狗头,痛 太痛了),二是,我本以为冰哥已经是十年前流行的icon,但最近才发现,原来他的新书《保重》依旧卖断货,单链接销量可达24.6万

电商网站上,比较大的图书销售店铺,这本书的销量都能达到近万——短暂介绍下现在的图书市场,实体书能卖到一万本的,其实就算是销量还不错了

我试着拆解一下大冰的文字策略,究竟靠什么才能吸引他的受众十年多都不离不弃

策略1:废话极多。请看图1

这个故事说的,是这个叫杂草敏的姑娘来回漂泊,每年都会发四字短信“好好的哦”给大冰

大冰的回复也是四字“乖,摸摸头”

且不论这么个鸡皮疙瘩掉一地的故事,真实成分能有多少,我佩服的,还是就这么个简简单单的事,他居然能写一万多字,能把自己不爱收拾的生活细节这么事无巨细地描摹出来

来,我们继续,请看图2,除了有经典的男人至死是少年之外,我不知道这姑娘是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要给大冰煮面、收拾房间——整完了,还要被全方位评价身材和取向

那男的呢,回忆起两个人的关系时,会用深情的口吻和更多的笔墨,说三四十岁的自己是个孩子,如今有酒有琴有朋友,还吃过很多比她漂亮的姑娘煮的面。但这姑娘还是会每年发短信,这样才能得到「乖,摸摸头」的奖赏

最恐怖的不是这些,还是刚刚说的,就这么个根本没有起承转合的故事,能写一万多字

大冰的书,以及大冰同期几乎所有这类作家的书都差不多,每本由几个至十几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几千到一万字出头,但其实每一篇,真正需要读者去摄入和理解的篇幅不过四五百字。其他的内容大概就是刚刚那样,光是说自己房间乱,就说了一千多字,辅之以大量的场景细化、心理描写。不知道各位读起来有没有这种感受:完全可以一目十行,可能一晚上两小时就能翻完一本书了

是的,废话极多其实是在压低理解门槛,而本质上,是在筛选和迎合受众

如果你喜欢马尔克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哪怕是最接近通俗小说的毛姆,拿起《阿弥陀佛么么哒》随便翻几下,大概就会把书合上放回原处了

这种快餐文学的内容生产策略,本身就是想要把热爱文学作品的读者筛选掉。

但问题来了——当时的图书市场,大家玩的都是同一套打法,为什么只有大冰最红,以及为什么只有大冰,能够在一众写手里独树一帜,十年后还能把受众继续拿捏?

这就是他策略的第二个厉害的地方:构筑宗教感,请看图二,你会看到一个非常震撼的画面

这是对大冰著作里这个事物出现的不完全统计,不管是写自己、写哥们儿,写外国友人,哪怕是三岁小孩,他都持之以恒、绘声绘色地描写这些人的,或是用来做形容词

可能你会觉得迷惑,喜欢用杰宝来形容,这怎么了?不是顶多说明他用词匮乏?

但实际上,这是精神操纵里很常见的一招,用开玩笑的方式提及X相关的话题,测试及突破对方的底线,用以急速推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当面对自己认同并感兴趣的男性,对方频繁且有趣地提及杰宝、姨妈、提裤子,被冒犯感,会在整个过程里逐步丧失,渐渐的,这些读者就会处于精神上的臣服状态

当然,光是用杰宝开玩笑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大冰的书里,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价值观塑造

每本书从封面到文字的用词细节,大冰都会加上非常多佛教、藏传佛教的用语

“无心常入俗,悟道不留痕”

“无常无我,万法因缘生因缘灭,真空生妙有”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随缘即可,不必攀缘,惜缘即可,不必攀缘”

巧了吗这不是,吴某波当时也是靠着这套说辞来泡妞的

而这些故事本身呢,架构起来的,也是以大冰为中心的一个民谣宇宙

文中提及的歌手,其实都真实存在,但故事本身又经过了文学,他所有故事里的所有哥们儿,几乎都放弃了稳定生活来追寻音乐梦想,可路上老人随便问一句“怎么活呢”,就会在大街上差点哭出来

故事里的姑娘,都义无反顾地追随爱人,死心塌地地认同这样的价值观。为民谣疯,为民谣狂,为民谣哐哐撞大墙。像刚刚提到的杂草敏一样,甘愿给大冰煮面收拾房间,当完他的保姆还要被用宠溺的口吻继续PUA。以及,故事里的陌生人,都在见到大冰短短十分钟之后,就和他交心,讲述自己这辈子的故事、和内心深处的秘密

甚至是,我说一个细节吧,所有故事里的长途跋涉基本上都是靠搭顺风车,还要加上一句坐了几十个小时,整得想吐

读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一个逻辑上的bug,不管大冰还是提到的这些玩儿民谣的哥们儿,他们为了音乐和梦想,可以放弃稳定的生活、工作、家人,就连五险一金都能放弃咋就不能随便打几个小时零工,给自己赚个火车票钱呢?咋就非得扛着吉他在路边招呼顺风车呢?自己累不说,还耽误时间

当然了,相比于故事里的绝大多数姑娘都能莫名其妙又义无反顾地爱上大冰,招呼顺风车倒不算什么Bug了

而当以大冰为核心的宗教感在这些受众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就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一样。你指出这些问题,他们反而觉得不屑,是你不懂民谣,不懂漂泊,不懂为了信仰可以放弃房贷车贷组合贷的纯粹

不管是真性情、强烈的自我意识、经历传奇的朋友,还是民谣自带的漂泊感流浪感浪漫感,以及对于藏传佛教的引用和借鉴,还有我刚刚说的,对边界感时不时故意为之的突破和冒犯。甚至是他自称叔,把自己置于主人的地位,强势地渲染自己的经历甚至怼粉,都能让读者长期处于臣服状态

最重要的策略,也是这个宗教最后一块拼图,也是大冰强势超越同期作家乃至艺人的地方——策略3,对地推的重视

从第一本书出版时,大冰在三个月里,跑完了一百场签售会,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跑四场,握手握到左右手都患上腱鞘炎(可能AKB48巅峰状态握手全切也达不到这种强度)

其实这些活动,就类似于教主现场超度这群信徒,信徒的忠诚度会在这些活动之后,会被推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而各地的大冰的小屋,也相当于一座座教堂,驻唱歌手们的故事被写进书里,无形间也让这些歌手成为了传教士

你看,整个通路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新书《保重》出来之后,由于签售在当下无法达成,大冰也转战短视频,将他在不同城市的故事拍摄记录,光是九月的直播次数就高达七次

其实把大冰拆解到这里,我已经分不清对他是什么样的感情了,他好像是真的很努力,那群人是被他骗傻、还是他只挑傻子骗,我也更倾向于后者,这么一看好像老哥根本没做什么特别伤天害理的事儿。但是呢,他又确实是把本就浮躁的文化市场变得更浮躁了,而且,屋里是真的住不下这么老些人

最后得到的结论大概是,其实大冰本身就是个吸引力的模板。我相信能看到这里的朋友,都是很明显能分辨出文字优劣的读者,但如果这一套模式,变得更隐蔽、更有吸引力,看上去又更无害,各位还能分辨得出来吗?

希望这条微博带给你的除了对大冰内容生产套路和IP运营模式的了解,也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