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千古流芳泰伯庙与泰伯三让王位

2024-12-31 23:23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千古流芳泰伯庙与泰伯三让王位

泰伯庙又名泰伯祠、至德祠,俗称让王庙,坐落在无锡市东南15公里处的无锡县梅村乡镇伯渎河南岸,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史以来,人们把山东曲阜的孔庙称为“北方第一府”,而把江苏无锡的泰伯庙称为“南方第一家”。泰伯,黄帝19世孙,原姓姬,吴国始祖。公元前11世纪,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见商王朝气数将尽,有意翦商。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娶太任,育子姬昌,姬昌从小就聪明异常,相貌奇伟,颇有王者风范,因此,深得周太王宠爱。酒后曾言:“我世当兴者,其在昌乎。”古公有意要将周家的天下传给姬昌。但是按照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自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家的天下。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姬昌而终日忧闷,郁郁寡欢。太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的心事后,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愿,在父亲生病的时候,携二弟仲雍托言衡山采药,而从岐山出走,来到西面的吴山,即今天宝鸡县、陇县交界的新街镇的吴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伯、仲雍奔吴的开始。(此为一让)吴山又称吴岳,在古代十分有名,被誉为“四镇”之一,这里离岐山周原大约100多公里,一直是古老的狩猎民族吴(虞)族的居住地。泰伯、仲雍入吴山不返,这样,季历就被改立为太子。不久,古公亶父因病去世。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他临终时留下遗嘱,要季历将王位归还给泰伯。泰伯、仲雍得知父亲病故的消息后立即从吴山赶回来奔丧,极尽孝道。这时,季历依照父亲的遗命,定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后来,泰伯见几次避让都不行,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和西吴的族人远走高飞,举族南迁。他们从陕西西部的吴山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向东辗转迁徙,最后到达长江人海处的江苏无锡梅里。泰伯奔梅里后,季历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也成就了大周王室的千秋霸业。(此为再让)泰伯、仲雍来到梅泰伯、仲雍来到梅里后,依照当地习俗,断发纹身,和当地人融为一体,一起开发江南。他们“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教化蛮民,向梅里百姓传授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发展农桑,传播中原文化,带领百姓挖河筑城,兴修水利,使得原本人烟稀少、土地肥沃的梅里地区逐渐成为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富蔗之地。泰伯、仲雍也因之被当地人民推举为部族首领。后来,泰伯顺应民意,建立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史称“句吴”,建都梅里。“句吴”国逐渐发展壮大,终于在东南沿海站稳了脚跟,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强大的吴国。勾吴国建立后,泰伯却一直不肯称王,只让人们称“伯”,并且没有留下后代,为的就是把王位让给弟弟仲雍。大约在公元前1193年,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儿子“姬昌”要泰伯回中原继位,泰伯再次让位于“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就是让百姓肃然起敬的第三让。泰伯去世后,仲雍成为句吴国传代始祖。自此共有23位君王建都梅里,历时600多年,迄今已有3200多年历史。梅里堪称“句吴古都”、“至德名邦”,泰伯及其后人在这里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泰伯去世后,葬于梅村以东3公里处的鸿山南麓。后人对泰伯开发江南的功德大为崇敬,对其三让天下更是千古传诵与推崇。为历代帝王所敬仰,也为古往今来文人雅士所称颂。孔子《论语·泰伯》称赞他“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故孔子赞泰伯为“至德”,百姓尊其为“让王”;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为“帝王世家”之首。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七绝》诗中对他“一庙争祀两让君”的行为也大加赞赏。3200多年来,歌颂泰伯及其立国梅里的诗歌,有记载的多达300余首。帝王的褒扬则表现为追封。东汉永兴二年(154),桓帝钦命吴郡太守麋豹监修泰伯墓,并将梅里泰伯旧居改为祠庙,供后人祭祀,于是遂有泰伯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泰伯诞辰日,前往梅村泰伯庙朝拜泰伯的吴地百姓和吴氏后裔络绎不绝。晋明帝追封泰伯为“三让王”。为了纪念泰伯三让的至德高风,在泰伯的家乡陕西岐山北郭乡叩村、千河河谷、凤翔县陈村镇南吴头村以及吴山等地都有泰伯庙。在苏州和无锡梅里也修有泰伯庙,规模以泰伯奔吴所在地――梅里(梅村)的泰伯庙最为宏大。因为泰伯三让王位,泰伯庙也叫“让王庙”,泰伯殿也被称为“让王殿”。宋哲宗追封其为“至德侯”;宋徽宗亦追封泰伯为王;明太祖敕封其为“吴泰伯之神”;明建文帝逊位后来到泰伯墓,感慨万分地题诗道:“远陷停骑泰伯乡,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荆不为君臣义,采药能全父子纲。八百周基无足贵,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句吴至德邦。”为了纪念泰伯三让的至德高风,在泰伯的家乡陕西岐山北郭乡叩村、千河河谷、凤翔县陈村镇南吴头村以及吴山等地都有泰伯庙。在苏州和无锡梅里也修有泰伯庙,规模以泰伯奔吴所在地――梅里(梅村)的泰伯庙最为宏大。因为泰伯三让王位,泰伯庙也叫“让王庙”,泰伯殿也被称为“让王殿”。 泰伯庙对联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这是苏州泰伯庙齐彦槐的一幅对联 ,它涉及到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泰伯。据史书记载,泰伯是现今陕西岐山人,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的伯父。在太王那个时代,周不过是诸侯中的小国,与殷商的实力不能相抗。但太王早存灭殷之心,他认为泰伯、仲雍二人谦和揖让,有君子之风,不能担当灭殷的重任,有意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进而让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而对于泰伯,面临的抉择更是艰难。一方面是继承王位,享受荣耀和权力;另一方面却是放弃唾手可得的权势、金钱,赤手空拳,浪迹天涯,奔走异域。泰伯日渐明晰地意识到老父的意图后,为了成全老父之志,毅然选择了后者。当时恰值太王患病,这是一个机会。他托词赴南岳衡山采药,偕弟弟仲雍远走荆蛮,来到如今的无锡梅村 。泰伯用行动向父王表示了不要立自己的决心;用远避他乡的办法使父王欲立而不能;并且断发文身,穿上了当地土著的服装,自外于中原风俗以示决绝。这种自我放逐,带着一股悲壮的情怀,更带着一腔义薄云天的豪情和自信。果然,泰伯一到江南,荆蛮人民“归者千余家”,被立为君长,号曰句吴。着一“抔”字,点出了泰伯开吴的伟大意义,一个亘古蛮荒的水乡——江南,因了泰伯的到来,露出一线曙光,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抔 [póu] 释义: 1、 用手捧东西:~饮(双手捧水而饮)。量词,指土、沙一类的东西:一~土。 泰伯庙对联违亲不孝,背君不忠,敢辞瘴雨蛮烟,采药当年心最苦;传季而王,偕仲而霸,岂意吴头楚尾,瓣香到处德维新。 奔走句吴、王业滋兴、百世荆蛮开礼乐;逊避天下、至德无称、千秋俎豆有余香。 让三固足周天下,第一初开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