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晋城市教育局专场发布会!这些您一定关心

2024-12-31 07:20 来源:对思网 点击:

晋城市教育局专场发布会!这些您一定关心

今天下午,晋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也是市教育局专场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程晋鹏,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来庭会,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红卫,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招考中心主任田静妮,介绍晋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系统方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教育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来庭会

介绍了相关情况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同时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期盼。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晋城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优质均衡、改革创新、安全稳定、发展质量,在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开展了生动的教育实践、收获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贡献了重要的教育力量。

全市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2020-2021学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911所(其中:小学365所;初中115所;普通高中29所;幼儿园381所;中职学校13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市属高校2所)。在校学生297438人(其中:小学111263人;初中57870人;普通高中41152人;幼儿园61785人;中职学生14804人;特殊教育670人;本专科学生9894人)。教职工27760人(其中:小学8616人;初中6842人;普通高中5090人;幼儿园5279人;中职学校1292人;特殊教育学校143人;高校498人);其中专任教师23948人(其中:小学8431人;初中6366人;普通高中3964人;幼儿园3486人;中职学校1134人;特殊教育学校135人;高校432人)。

截至2020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8%,义务教育阶段净入学率9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

近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晋城教育正不断赋能城市转型发展,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按照省委“中学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镇集聚”的要求,各县(市、区)均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并启动实施;结合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六大组团、多片区改造”的市区空间布局规划,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调整撤并一批、规划预留一批”的思路,对市区基础教育布局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2016年至2020年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180.07亿元。5年来,新建改建中小学36所,撤并农村中小学(教学点)135所,建设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66所,今年又启动了中心城区新(改)建5所中小学校建设,东南学校、西城小学、沁水定都小学、高平八中、高平特校、泽州枣园学校、花园头小学等一大批新建学校拔地而起;晋城一中丹河校区和泽州一中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

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近年来,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一是优化师资队伍配置,通过“两项人才新政”、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教师引进、公开招聘、签约公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等多种渠道,引进招聘一大批教师。二是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联合北师大、上海师大、上海金山区教育局等单位,先后开展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60余期,完成国培、省培等各级培训任务,组织实施了各类全员培训。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20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设立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奖、落实班主任专项津贴、增加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免费乘坐城乡公交、旅游景点免收门票、建立教师就医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教育主题公园建设等7条惠师措施,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四是不断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六县(市、区)全部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泽州县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队伍活力进一步迸发。五是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为全市教师建立了个人师德档案,选树宣传了一批师德典型,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教育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进一步扩大。新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认定49所普惠性幼儿园,整治29个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13107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1.6%,“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6县(市、区)提前全部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组建了65个办学集团,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择校热”、“择师热”明显降温;高中教育实现多样特色发展,印发了《关于建设普通高中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实施了四大工程,鼓励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打造艺术、体育、科技等办学特色,普通高考成绩辉煌,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连年攀升,每年有20-3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了晋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4所学校申报为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8个专业申报省级职业教育品牌专业项目,旅游和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加速推进,山西文旅产业学院、山西高平机电产业学院挂牌成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8月6日,山西科技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彻底结束了晋城市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历史,圆了219万市民36年的“大学梦”。

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事业发展动能显著提升。

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顺利推进,高平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培养和补充机制改革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全覆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督导评价改革启动实施,申报1个试点地区、13个试点项目;德国双元制项目、省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和 “1+X”证书制度试点等职业教育改革项目推进顺利;深化入学制度改革,共为20余名引进的优秀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了便利,为部队、消防、武警、援鄂等相关政策性子女近100人解决了入学问题。

“五育并举”持续推进,学生全面素质显著提升。

深入落实《中小学生德育指南》,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及讲义评选受到肯定,连续两年高分通过国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的测评,为晋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提出了体育教育“校校有场地、班班有队伍、人人有技能、一校一特色”和美育教育“校校有社团、班班有小组、周周有活动、年年有展示”的目标要求,开展了“体育美育一校一品”创建活动,推进了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体育艺术爱好和技能;编写了《劳动教育》地方教材,提出了“劳动进课堂、实践进基地、家校共携手、人人养习惯”的劳动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市综合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劳动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全市中小学生劳动习惯得到进一步养成,劳动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扶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教育公平显著提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通过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全面完善和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了各项教育扶贫措施,提升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确保了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一是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新生的资助体系,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实行了资助全覆盖。二是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先后实施了“全面改薄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全覆盖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全覆盖工程”。三是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构建了“双线四层”(即县区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学生家长为一线,县区教育局—学校—班主任—学生为一线)的网络,建立和完善了辍学学生监测、劝返等制度,真正做到了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四是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实施中央、省农村特岗教师计划,解决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教师队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大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交流比例,优化教师配置,教师培训向农村学校倾斜,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深化招生考试、办学体制、教育评价等各类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为晋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贡献。

请问,围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之一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市教育局采取了哪些扶持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红卫:

近年来,我们通过出台关键政策、关注重点人群、实施重要工程等举措推动了晋城市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

一是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近年,晋城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全市“控辍保学”巩固拓展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履行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落实义务教育入学、复学、保学基本政策,并加强监督落实。目前,晋城市无“因贫辍学”适龄学生。

二是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全市人民分享教育事业发展红利。

在义务教育阶段,晋城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此项政策已实施多年,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家庭全部受益。

三是以“全面改薄”为抓手,夯实义务教育发展硬件基础。

市教育局以加强控辍保学和农村学校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生均厕所面积、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为进一步巩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成果,从2019年启动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共计规划中央、省、市县资金2.3485亿元,涉及项目学校304所,目前已投入资金2.126亿元。

四是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全覆盖”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全覆盖工程,惠及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35127人。近年来,我们持续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累计投入中央、省、市县资金约6702万元,先后覆盖237所学校,全市130580名学生受益。

五是提升了农村学校师资水平。

近年来,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695名,有效解决了各县市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教师队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共签约公费师范生275名,进一步优化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师资层次;共交流教师4518名、交流比例17%,交流校长422名、交流比例35%,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共选派17043名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继续加强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做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请问,刚才提到晋城市建立了完整的教育资助体系,能否介绍一下对不同阶段的困难学生采取了哪些具体资助措施?成效如何?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招考中心主任田静妮: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事关社会公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全面、大力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建立了完整的资助体系,确保资金及时发放到人,努力完成“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目标,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实行了资助工作全覆盖。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中央、省、市县“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扶贫资金1.57亿元,共资助困难学生33万余人。

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方面,按照国家资助标准,以在校生15%比例进行资助,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五年来共资助38517人。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方面,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学生生活费,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五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共资助56880人。

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方面,做到三个全免即:“公办民办全免,困难生非困难生全免,农村城市全免。”这是晋城市的优惠政策,国家标准仅对建档立卡四类学生进行了免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按照在校生20%的比例分档发放,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五年来累计资助普通高中生51680人。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全部实施免学费政策;全部享受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国家仅对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资助;全部免除中职学生的住宿费。五年来累计资助59002人。

大学新生资助方面,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大学生救助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大学新生资助制度,对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一次性资助,确保其顺利入学,累计资助大学新生5316人,补助资金2615万元。另外,晋城市还建立了市政府专项资助金,2016年至2020年共资助大学新生1708人。2021年截止目前,发放第一批资助金31.5万元,资助63人。

此外,还有一个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资助11.9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各级各类资助制度体系,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同时,根据国家、省、市安排部署,逐步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好学”。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请问,近年来晋城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去年晋城市出台了惠师七项举措,能否介绍一下落实情况?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程晋鹏: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以下五条举措:

一是坚持多措并举,全面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师资。近年来,晋城市坚持在师资力量配备上不断加大力度。一是拓宽教师补充渠道。近三年,全市教育系统“两项人才新政”引进人才86人,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教师引进335人,公开招聘748人,签约公费师范生207人,切实壮大了教师队伍力量。二是提升了引进教师质量。通过高层次和高素质人才引进,吸引了双一流、985和211全日制研究生加入晋城市教师队伍。三是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积极开展校长教师交流、三区支教、海外支教、援疆支教及优质到薄弱学校支教等工作,近两年共交流教师约1900名、校长180名;三区支教51人,海外支教10人,援疆支教20人。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建立机制,增强师德师风长效管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为全市教师建立了个人师德档案,组织开展师德宣誓活动,签订了师德承诺书。选树典型,营造重德养德良好氛围。加强师德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模范典型,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利用教师节积极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严肃纪律,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优化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违反师德师风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全面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20年9月,晋城市六县(市、区)全面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目前,全市六县(市、区)共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参与竞聘教职工达14117人,跨校竞聘460人,组织调剂344人。积极开展“校长职级制”试点改革工作。确定泽州县为全市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县,泽州县建立了校长人才库,共56人直接入选校长人才库,对校长职级制认定办法进行了重新修定,并结合年度目标考核奖完善了校长职级薪酬分配办法,为其他县区推进改革提供了经验。

四是坚持“研”“培”一体,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开展教师校长培训。晋城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题培训,累计培训9751人;扎实开展国培及省培工作,累计培训10000余人。实施了名师培养和名校长培养工程。印发晋城市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项目行动计划,举办了多项培养培训活动,建立了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初中英语、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等6个名师培养工作站,通过集中学习、跟岗锻炼、岗位实践和论坛交流等方式,引领全市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晋城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95%、95%、98%、95%;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11%;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分别为88%、65%、66%;小学、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97%、96%。

五是坚持提高待遇,增强教师职业获得感。

自2010年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管理以来,晋城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工资定期调标、绩效工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不断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2020年7月27日,市政府印发了《晋城市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强化学校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落实班主任专项津贴、全面增加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免费乘坐城乡公交、旅游景点免收门票、建立教师就医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教育主题公园建设”等7项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具体措施,经过市县两级多方努力,推动了各条“惠师”举措全面落地。目前,共为全市22500名教师发放目标责任考核奖1.84亿元;为全市6714名班主任发放班主任津贴(每月500元)共3250万元;全市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共增加2951万元(市直2014年起实施,县区去年开始);为全市19186名教师制作了公交卡,高平市和陵川县共6484名教师凭借教师资格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全部实施了旅游景点免收门票和教师就医绿色通道,共为8121名教师免除了旅游景点门票;玉龙湾教育主题公园已完成立项批复、项目报建,即将进行招标、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优化校长教师资源配置;全面实施中小学名师和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打造一批专业化校长和教师队伍;切实保障教师地位待遇,减少对教师工作的干扰,使教师安心从教、用心从教。

今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批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请问,近年来晋城市是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来庭会:

近年以来,晋城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全市现有高职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近三年,职业教育年招生人数保持约8000人,在校生规模约2.7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1500人以上、在校生规模近5000人,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6500人左右,在校生规模约2.2万人)。“十三五”期间,入选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1所(晋城职院)、入选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校3所(晋城中专、泽州职高、阳城职高)。2016年至2020年,全市职业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立项15个,争取资金2800万元;省级实训基地立项28个,争取资金8000余万元,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7至2020年晋城市中职学校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约2700人。2020年,各职业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和技术技能人才约8600人,就业率为94.47%。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下,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呈现诸多亮点。

一是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四个全覆盖”惠民工程。晋城市在全省首开先河,多年全面实施了职业教育“四个全覆盖”工程(“中职免学费全覆盖”“中职国家助学金全覆盖”“中职学校免住宿费全覆盖”“高职一、二年级助学金全覆盖”)。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纳入预算解决,显著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2017年1月和2018年11月,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和市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先后组建成立,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先后举办了全域旅游高峰论坛、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了旅游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举办了光机电职教论坛,承办了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光伏电子、机电一体化、工业设计、智慧电梯等四项赛事,并且成功申报了“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迈上了新台阶。

三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2020年和2021年,山西文旅产业学院和山西高平机电产业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先后挂牌成立,标志着晋城市职业教育深化产学研合作进行入新阶段。2020年-2021年,晋城职院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持续推进了中德合作双元培育促进项目。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2018年启动以来,全市职业院校30余个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全面推进实施,2019年以来又申报30余个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持续深化。

四是强化活动引领。以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中职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职文明风采大赛等系列活动为抓手,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了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构建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动旅游和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组建更多职业教育集团,扩大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范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来源:晋城发布)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