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八一三中日淞沪会战纪念—为了不能忘却记忆!

2024-11-04 03:38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八一三中日淞沪会战纪念—为了不能忘却记忆!

1937年8月13日9时30分,日军在上海北站和北四川路之间与中国守军发生冲突。午后4时,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少将下令向中国军队发动全线进攻。中国守军当即予以猛烈反击。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事变”正式爆发。

淞沪抗战时的上海市政府

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战场,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110天的战役,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100万,其中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宣布死伤30万人。

淞沪抗战时被日军轰炸后的上海

淞沪战役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作战情况之复杂、战斗之悲壮惨烈,在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十分罕见。淞沪抗战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第一场大型会战。

淞沪抗战中日军焚烧居民点

淞沪会战是一场战略决战,战略意图是将日军全面侵略中国的主攻方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以避免日军主力沿一路无险可守的平汉路和津浦路南下,将中国打个贯穿,切断国军部队与工业设施从东南沿海向西南大后方转移的退路。

整个战役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攻日租界

8月13日,日军凭借其海军舰炮的优势火力,开炮轰击进驻闸北的国军阵地,日海军陆战队则攻入我保安部队在日租界以北的防区。下午三时,国军523团第一营与日海军陆战队在八字桥遭遇并交火,淞沪会战正式打响。当日下午,日军对我宝山路、八字桥等地的进攻均被击退。

8月14日清晨7点,我国空军从杭州笕桥空军基地升空起飞,轰炸日租界内日军军械库、海军陆战队总司令部以及黄浦江上游弋的日军军舰。下午3时,我军在重炮团的炮火准备后,87、88师迅速向此时盘踞在上海的近八千日本海军陆战队及武装侨民发起了进攻,并于当日收复13日所丢全部阵地,并占领了日军包括日本海军俱乐部在内的所有外围阵地,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压力,日军一封封告急电报从虹口飞向东京。

第二阶段:反登陆作战

8月23日拂晓,日军第3师团,第11师团在张华浜至浏河口一线登陆,当日迅速占领了狮子林、月浦和重镇罗店。幸而此时以罗卓英第18军、俞济时第74军、胡宗南第1军和闽系的第39军组成的第15集团军陆续抵达战场,堵住了防线缺口,并发起反扑。至此,淞沪会战进入到悲壮的第二阶段,国军为了阻止日军建立并扩大登陆场,从而得以展开机械化部队并穿插合围我军,顶着日军舰炮火力和空中轰炸进行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反登陆作战。

日军登陆当日,第98师接到命令停止了对日租界的围攻,随即北上反攻登陆日军,于24日收复狮子林,歼敌数千人,26日收复月浦,但日军于8月31日重新以优势部队反攻狮子林,国军588团第二营奉命坚守,苦战一昼夜后,全营中两个连伤亡殆尽,一个连被打散,狮子林与9月1日再度沦陷;而镇守月浦的583团则支撑至9月10日,在团长和团副相继阵亡的情况下,我军主动撤出了阵地。

8月30日,日军在海空军的掩护下在吴淞口抢滩登陆,第六师与登陆日军在此血战至9月5日,付出伤亡逾三分之二的代价后撤离战场,而负责镇守吴淞旧炮台的保安总队1个连为保证主力部队安全撤退而继续留守,血战两日后于9月7日全体殉国。

第三阶段:堑壕战防御

9月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下令从日本本土调遣10个后备步兵大队,3个炮兵大队和两个工兵大队,以及台湾守备队的5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赶赴上海战场,9月11日,又增派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01师团以及一个重炮旅团进入淞沪战场。日军的主攻方向在这条战线上的大场至南翔一线,而国民党军队依托这里纵横交错的沟渠,层层修筑野战工事,与不断来犯的日军死战,死死地拖住了日军。

战况之激烈让日军甚至出现了弹药消耗过大,不得不向华北的日军借调弹药的情况。在9月11日到10月24日的这40余天的时间里,日军持续不断的不计代价的发起进攻,却仅仅推进了不到5公里。10月20日,面对一筹莫展的战况,日军不得不从华北抽调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以及一个重炮旅团和一个炮兵联队支援淞沪战场,至此,淞沪会战缓解华北压力,改变日军主攻方向,迟滞日本侵华进程从而为向后方转移争取时间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10月25日,日军在大场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线,26日,大场和蕰藻浜的阵线纷纷崩溃。大场的沦陷致使全线震动,不光潘泾到杨泾的这一条防线难以继续维系,在江湾和闸北和日军打得有来有回的十几万大军,也不得不尽快向苏州河以南转移,以防被包围歼灭,通过堑壕战进行防御相持的阶段也至此告一段落。

第四阶段:从撤退到失败

10月26日,我军陆续向苏州河以南转移,并准备沿南京沪铁路一线撤出上海。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是在10月26日打响的。中国军队撤退时,蒋介石获悉国联会议将在11月初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于是命令留一支部队继续驻守苏州河以北,向国际社会表明上海的中国军队仍在抵抗,88师524团第一营就是接到这一命令后在团附谢晋元率领下奉命留守四行仓库的。

四行孤军就是依靠这座坚固的仓库,4天之内连续10余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以己方伤亡约50人的代价,杀伤日军逾200人。10月30日,英军出于租界内安全的考量,斡旋停火,并同意四行孤军撤入英租界内,11月1日午夜,全营所剩376人开始渡桥,日军违背承诺以机枪扫射,此时,被这几日守军的英勇打动了的英军指挥官马勒亲自来到警戒线前,并以探照灯和重机枪瞄准日军火力点,日军慑于英军干涉被迫停火,最终全营共355人成功撤入英租界。

这一阶段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周家桥一带,早在10月21日日军就尝试从这里强渡苏州河以包围中国军队,驻守这里的是由孙立人将军指挥的税警总团。10月2日至4日,孙立人率税警总团第四团参加蕰藻浜战斗时,给予日军第9师团这个甲种师团以重大杀伤。税警总团在周家桥与企图强渡的日军血战两周,七次击退日军渡河企图,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给予日军淞沪会战以来最大杀伤,直至11月3日傍晚才由于伤亡过重由36师接防,而孙立人将军也被迫击炮炮弹击中,身负13处创伤。

11月11日,最后一支中国军队撤离了苏州河以南的防线,当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发布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陷落,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也就此告终。

这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役,从战略角度看,基本实现了中国的“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的战略意图,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

淞沪抗战足以证明两点,“一,中国已下决心为她的独立而战,而且中国军队确有作战的能力;二,日本的军队在日俄战争中,被世人视为可怕的军队,经中国一打,降到了第三等的地位。”

让我们向所有在抗日战争中保家卫国的英雄们致敬!

参加淞沪抗战的国军番号如下:

各集团军抗日名将简介:

1、右翼第八集团军:张发奎,陆军上将军衔,广东韶关人,上海战事爆发后,张发奎率部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和日军旗舰“出云号”,给敌以重大威胁,被誉为“神炮”。后因日军于杭州湾登陆,张发奎所部腹背受敌,只得奉命放弃上海,随后又率部参与了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粤北战役、桂柳会战等战役。日本投降后,张发奎被指定为华南战区受降主官,负责该地区投降日军的遣返工作,后于1980年3月10日病逝,享年84岁。

2、右翼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陆军上将军衔,湖南醴陵人,七七事变爆发后,刘建绪率领第十集团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并在战场上重创日军。上海失守后,刘建绪率部驻守浙江一线,其部队划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自己也由此升任为副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刘建绪从自己创办的复兴银行中拨款资助醴陵的湘东和兰谊两所中学,并被推举为两校的董事长,后于1978年3月病逝于巴西,享年88岁。

3、左翼第十九集团军:薛岳,陆军上将军衔,广东韶关人,“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薛岳率领第十九集团军在蕴藻浜南岸一带抵御日军,坚守长达半个多月之久,随后又率部在竹园村与日军展开争夺战,猛攻五次,失而复得,给敌重创。后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薛岳奉蒋介石的命令撤退至吴福线一带进行军事部署,并先后参与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后于1998年5月3日逝世于台湾,享年103岁。

4、左翼第十五集团军:罗卓英,陆军上将军衔,广东大埔人,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卓英率领第十五集团军参加上海保卫战,负责宝山、罗店、浏河一带的防守。战役打响后,日军派重兵进攻罗店,罗卓英亲自指挥部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罗店、浏河一带,战斗非常艰苦和激烈,官兵伤亡也十分惨重,但罗卓英还是打破了敌人企图打通长江右岸,包围上海的计划。上海失守后,罗卓英又接连参与了抗战期间几乎所有的大型会战,后于1961年11月6日病逝于台北,享年65岁。

5、中路第九集团军:张治中,陆军上将军衔,安徽巢县人,抗战爆发后,张治中奉命参加上海“八·一三”抗战,并先后在杨行、吴淞一带,驱逐登陆之敌,打得日军多次增兵上海。上海陷落敌手后,张治中又率部参与了徐州会战,随后取代何键出任新一任湖南省主席,上任后,张治中积极推动湖南抗日救亡运动,为正面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后于1969年4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6、中路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陆军上将军衔,广西陆川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廖磊率领第二十一集团军开赴第五战区参加抗战,并在淞沪战场的大塘战役中,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几昼夜,消灭日军6000余人之众,收复70余村庄。上海、南京、武汉接连失守后,廖磊率部以大别山为依托,截断日军交通线,在黄梅、广济地区给予日军重大打击,后于1939年10月23日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49岁。

看看今天的上海,想想当年的抗战!

今天的上海

向在淞沪抗战中壮烈牺牲的抗日英雄们致敬!

吴克仁中将,字静山,黑龙江安宁人,满族,国军第67军军长。淞沪抗战中日寇柳川第10军主力渡过黄浦江,猛攻松江县城,吴克仁将军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击退敌军多次进攻。吴将军在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时,在白鹤港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朱耀华中将,字强生,湖南长沙人,张辉瓒之内侄。国军第78军第18师师长。淞沪抗战中,日军在150架轰炸机,10余辆坦克掩护下,集中兵力猛攻大场镇,朱耀华中将率领18师苦战3日,万余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大场镇失守,朱耀华将军悲愤交集,举枪自尽殉国。

黄梅兴少将,字敬中,广东梅县人,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旅长。1937年8月14日下午3时许,黄梅兴将军亲临前线指挥,在连续攻破十余个日军坚固堡垒后,不幸在爱国女校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一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人。黄梅兴将军是淞沪抗战国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授陆军中将。

蔡炳炎少将,字洁宜,安徽合肥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在淞沪抗战中有“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争夺战中,第67师协同第11师保卫罗店,与日军展开反复争夺,8月27日晨,蔡炳炎将军亲率402团两个营攻击罗店日军,不幸中弹阵亡,以身殉国,时年35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路景荣少将,江苏武进人,1902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98师583团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淞沪抗战中在上海月浦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5岁。

杨杰少将,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旅长。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41岁。

庞汉祯少将,广西靖西县人,壮族,1899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及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毕业,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淞沪抗战中,在陈家行指挥战斗时,被日寇火炮击中牺牲,时年38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秦霖少将,字松涛,广西桂林人,1900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旅长。淞沪抗战中驻守南翔,后入一线参战,所部作战勇猛,秦霖将军在日机轰炸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官惠民少将,字剑豪,广东曲江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4军第90师第270旅旅长。淞沪抗战中在嘉定清水县抗敌时牺牲,时年36岁。

吴继光少将,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黄埔二期毕业,国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淞沪抗战时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面对日军主力在陆、空火力掩护的进攻,亲临火线,率部全力阻击。后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刘启文少将,号靖远,河南省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国军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旅长。淞沪抗战时任陆军108师322旅旅长,与日军于苏州河、石湖荡一带激战,起初连战连捷,然日军不断增援,并夹以优势火力不断进攻,刘启文身先士卒,亲临前线与日军进行肉搏,后不幸于石湖荡激战中殉国,年39岁。

吴桐岗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参谋长,淞沪抗战中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邓玉琢少将,辽宁东港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参谋长。淞沪抗战中在上海松江与敌激战中牺牲。

朱之荣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旅长。淞沪抗战中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李伯蛟少将,湖南邵阳人,国军第28军第63师第187旅旅长。淞沪抗战中在上海金山卫阻击日军登陆部队,激战中牺牲。

向淞沪抗战中牺牲3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抗日英雄们致敬!

淞沪会战确实做到了老蒋在卢沟桥事变后所言:“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让我们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