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1979年,台湾一名连长冒死游回大陆,如今成为中国高端人才

2024-11-04 03:01 来源:对思网 点击:

1979年,台湾一名连长冒死游回大陆,如今成为中国高端人才

1979年5月16日,在海边的台湾守军接到了连长林毅夫传达的命令:今晚有重要军事演习,不管听到任何可疑动静,都不准出来查看!

对于林毅夫所下发的这条命令,台湾士兵深信不疑。

于是,那天晚上,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营房之内。而海面上传来一阵微弱的水声,似乎有人在海里游泳,当时台湾士兵还猜测,难道当局想要进行秘密的登岸演练吗?

结果,第二天,这些士兵得知了一个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消息,昨晚下达命令的连长林毅夫通过游泳的方式逃到了大陆!

满腔热血

所谓军事演练当然是林毅夫下达的假命令,他真实的目的就是在不引起任何人察觉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来一次“偷渡”。

前往大陆是林毅夫一直以来的计划,但是他弄不到船只,也不会驾驶飞机,所以林毅夫最终选择了这样一个听起来很危险的方法。

更让人惊讶的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林毅夫居然真的以一己之力穿过台湾海峡,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祖国大陆。

事情传开,台湾当局觉得脸上无光,于是立刻大规模的封锁消息,不允许任何媒体对此事进行正面的报道。不过,这个消息过于爆炸性,即便媒体不报道,也拦不住人们口口相传。

明星连长居然心向大陆,台湾当局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林毅夫

而在大陆这边,林毅夫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随后,林毅夫对政府方面提出,自己想要继续学习深造,完成自己儿时的理想。对于这位横跨海峡而来的英雄,政府当然满足了他的要求,允许他到北大经济系就读。

在北大,林毅夫表现得非常优异,不仅成功毕业,而且还拿到了前往美国留学的资格。

而如今,林毅夫已经成为国家智囊团的一员,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从一个台湾的军官到如今新中国的顶级智囊,林毅夫又是如何成就传奇的呢?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林毅夫出生于1952年。当时台湾在全岛实行严格的经济文化管制,闹得人心惶惶,百姓怨声载道。

台湾当局也意识到了自己不得人心,如果再不改革的话,只怕连台湾也待不下去了。

于是台湾政府开始推出一系列政策,试图缓和矛盾,比如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义务入学等。

林毅夫成长到少年时期,台湾当局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终于缓和了不少。而且,托一系列政策的福,原本出身比较贫苦的林毅夫,得到了入学读书的机会。

那个时候,林毅夫对台湾当局的印象非常不错,毕竟,不管本质上怎么恶劣,台湾当局对外表现出来的是一幅正面的形象,还大力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

孙中山

林毅夫入学第一课,就是孙中山先生的救国历程。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下,林毅夫对于国民政府产生崇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在中学毕业那年,林毅夫给自己定下一个志向,那就是要参军报“国”。

投身军旅

但林毅夫的这个想法,可把他的父亲吓了一跳,林毅夫的父亲也是读书人,只是后来家道中落,加上时局混乱,以至于全家挣扎在温饱线上。

林毅夫的父亲对于台湾当局自然没有多好的印象。林毅夫不清楚,他可清楚这群人之前是什么样子,儿子要参军进军营,那岂不是为虎作伥吗?

即便台湾的局势暂时稳定了,却也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兵。

二十年前,国民政府为了扩充兵源还大量地抓壮丁。现在,虽然他们不敢明目张胆抓壮丁了,但军队里的贪污腐败,包括上级对下级的压迫,那都是明晃晃的事情。

那个时候,台湾全民服兵役的政策还没有彻底推行,所以林毅夫完全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

但当时林毅夫却觉得父亲很不讲情理,自己想要报效“国家”,怎么就成了糊涂呢?于是,父亲越反对,林毅夫参军的信念反而越坚定。

1971年,林毅夫考进了台湾大学,这可是整个台湾最好的高等学府,但是刚到大二,林毅夫就毅然决然地决定转入军校。

这个举动让他顿时成为了整个台湾的明星人物,因为绝大部分人和林毅夫父亲的看法是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军营,纯属自己想不开。

哪怕是和林毅夫同样年龄段的年轻人,也不想进军营成天风吹日晒的受苦。

林毅夫这个决定,和所有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样。

但林毅夫这个决定让台湾当局十分兴奋,这可是一个相当正面的宣传案例。

一个台湾大学的高材生,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要参军,如果把这个例子一宣传,将来说不定会有更多的青年人主动加入军营,台湾当局也就不用再为征兵的事情发愁了。

于是,在台湾当局的推动之下,各路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年轻的军校学生林毅夫的事迹。林毅夫还没有加入军营,就已经先成了个英雄人物,走到街上都会被人拦住采访。

对于这些变化,林毅夫觉得十分满意,他还没意识到自己将会经历什么。

毕竟台湾当局也不会告诉他军营里有多混乱,只会告诉他,穿上军装、扛起枪就是个英雄了,就会收获一群同心协力的好战友,收获一群慈爱公正的长官。

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年轻男孩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总之,怀着满心期待,林毅夫很快进入了军校接受训练。

其实在军校里,有很多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

比如说校园角落里随处可见的对新生的霸凌,学校的老师校长收受贿赂......但这一切暂时和林毅没有关系,因为他作为台湾当局大力扶持的明星人物,没有人敢排挤他。

他在学校里备受欢迎,老师和校长对他也颇为照顾,这让林毅夫暂时忽略了学校角落里发生的事情。

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和训练,在校几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更是以全校第二的成绩顺利毕业。

理想破灭

这下台湾当局更高兴了,这么好的成绩向所有人证明,林毅夫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证明军校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足够的。

台湾当局舍不得立刻把这个人才放到军营里,而是为了宣传效果,又把他重新送回台湾政治大学,又深造了两年。

这个行动,意思相当明确了,林毅夫将来一定会成为政府里的红人,甚至不少人想要提前巴结巴结他。但林毅夫还心心念念着要去军营,那才是他的理想所在。

终于两年之后,他再度以优秀的成绩从台湾政治大学毕业,加入了自己一直盼望着的军营。

对这个明星人物,台湾当局给了最好的待遇,一上来就让他当了连长,而且分配的驻扎地,是金门岛和大陆之间距离最近的一个点,对他真是百般信任。

台湾当局敢让林毅夫去这么一个地方,原因也很简单,林毅夫从小到大,对台湾政府忠心耿耿,这样一个人,肯定不会心向大陆啊!

正常的逻辑是这样没错,但台湾当局可能忘了一件事。

他们的军营实在是太不堪了,以至于让林毅夫这位一心拥护台湾政府的热血青年,到了军营没两个月就立刻改变了看法,觉得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林毅夫想象中的军营是每天刻苦训练,军纪严明,军人报效国家,守护人民的安宁。

但他到了军营之后发现,一切和自己想象的都是反着来的,当年的台湾军队在人民的眼里,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人厌狗嫌”。

军营里的待遇非常不好,下层士兵每天得到的补给非常少,几个罐头还得争抢。

像林毅夫这样的上层军官,待遇自然优厚一些,但离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就更近了,林毅夫加入军营没几天,就有人来找他拉帮结派,一番言论,听的林毅夫目瞪口呆。

自己这到底是进了军营,还是进了什么不良团伙?

军队之中的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像林毅夫这样自愿来当兵的青年实在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青年士兵,都是因为各种各样无奈的原因被送进军营的。

既然一开始就不情愿,那自然也就不会好好训练。

而且,这样一支军队免不了去骚扰百姓,行为素质并不比旧社会的土匪高太多。

林毅夫一开始作为连长想要好好训练,提升兵员素质,但后来他非常沮丧地发现,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军营里早已经腐败不堪,靠一个人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而台湾政府对这样的情况心知肚明,部队之所以这么混乱,是因为他们不强力约束,放纵其发展。而之所以放纵,是因为各路官老爷们还等着从军队里捞油水。

心向大陆

林毅夫的房间里有一台广播,可以收到世界各地的播音内容。

虽然台湾政府并不允许他们听中国大陆的广播,但林毅夫一番操作之后,还是接上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电波,结果这一听之下,林毅夫目瞪口呆。

中国大陆的情况比台湾好太多了,军队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异常和谐。林毅夫一开始还以为这是诡计,想要诱骗自己过去。

于是他又通过美国、欧洲的一些朋友悄悄搜集资料,最后进一步证实,关于中国大陆的一切偏见,其实都是来自台湾政府的抹黑。

两边的对比让林毅夫的内心陷入了纠结,他这时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继承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理想的,并非眼前这个台湾政府,而是海峡另一边的新中国政府。

之前,因为军营里的种种乱象,林毅夫已经生出了离开的念头,而现在他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既然要走,自己为什么不干脆投奔大陆呢?难道一辈子在台湾岛上助纣为虐吗?

在中国大陆的广播里,林毅夫听到了很多关于“收复台湾”、“统一”的字样,这些新奇的词汇让他热血沸腾。他意识到,台湾是真正属于中国的,促成统一才是中华儿女应该做的事情。

于是,他愈发的向往中国大陆,他想要回去,想要为中国真正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想亲眼见证台湾的回归。

但怎么回去却是个难题,林毅夫根本弄不到交通工具。他站在岸边,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忽然他下了一个决定,既然没有交通工具,那自己就游回去!

纵身一跃

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但还是有希望的。林毅夫所在的驻扎位置,距离中国大陆直线距离只有2200米,这个距离虽然遥远,但的确是人力可以到达的。

林毅夫是个很有行动力的人,下了决定之后,他便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绝对不能让沿岸驻扎的官兵察觉,否则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林毅夫决定传达一个假的命令,让沿岸的士兵误以为是军事演习,不敢出来随便查看。

这不难,林毅夫作为军队里的优秀代表,一向说话很有威信,人们绝不会怀疑他这样一个优秀且正直的人。

军事演习这个理由,能给他争取到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要让自己脱离台湾军队的射程。

对面是什么情况林毅夫不清楚,但通过之前搜集的资料,林毅夫相信,只要自己能活着游过去,接下来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1979年5月16日,天气晴朗,是个适宜行动的日子,林毅夫按照自己早已想好的计划,下达了假的军事演习命令,这个计划果然唬住了沿岸的官兵

趁着夜色寂静,林毅夫纵身跃入冰冷的海水之中,奋力地向对岸游去。

这是一段非常艰险的路程,尽管在地图上,林毅夫已经选择了最短的距离,可2200米,很多人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幸好林毅夫平时积极训练,身体素质很好,才让他撑了下来。

几个小时之后,当林毅夫还在水面上奋力往对岸游的时候,台湾那边终于反应过来,林毅夫失踪了!

于是,好几个连的官兵都出动了,在海岸上四处寻找,找了半天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人们隐隐猜出来,林毅夫肯定是偷偷跑到对岸去了!

台湾当局怒不可遏,对于台湾会发生的一切,林毅夫早有预料。

他在纵身跃入海中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抛弃自己在台湾全部的荣华富贵,他不需要那些虚假的名利。现在,他只想真正地回到祖国的怀抱。

虽然这一路很劳累,但还算顺利,没有遇上太大的风浪。不知游了多久,他终于看见了陆地的形状,当双手触到坚硬的土地时,林毅夫泪流满面,他成功了。

从台湾远道而来的林毅夫,惊动了厦门的解放军部队。解放军在岸边发现了几乎虚脱的林毅夫,随后亲切地接待了他。

林毅夫终于亲眼看见了大陆的景象,看到了新中国政府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的样子,他终于确定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

政府很快也找到了林毅夫,他冒死而来,又是难得的人才,政府特意询问林毅夫的意思,问他有怎样的工作意向。

报效国家

林毅夫想了想,却觉得自己的学识还远远不够,所以他提出,自己想要先念书。

他过去在台湾军校所学到的知识还是太浅薄了,现在,他愈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入读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在北大读书期间,林毅夫认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引路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舒尔茨。

舒尔茨访问北大期间,林毅夫作为学生代表陪同他参观校园,他流利的英语和不俗的学术水平让舒尔茨非常欣赏。在参观结束之后,舒尔茨表示愿意推荐林毅夫到美国的学校去读书。

舒尔茨

在舒尔茨的推荐下,林毅夫前往芝加哥大学深造,并于1986年成功拿到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林毅夫在学术圈里也算小有成就,所以美国想要挽留他,给他开出了不少优惠的条件,但林毅夫丝毫不为所动。

之后,林毅夫毅然地回到了国内,随后便被邀请到了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飘零半生,他终于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直到如今,林毅夫依然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献言献策。

但在事业成功的同时,林毅夫心中还有一件事放不下,那就是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

这些年来,因为身份敏感,所以林毅夫不能回到台湾探望自己的亲人,他一直深以为憾。

不能团圆并不止他们一个小家的事情,而是全国人民的遗憾。

林毅夫现在年岁渐老,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到那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无缺的。

我们也相信,总有一天,林毅夫的愿望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