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山鹰组合已经飞过二十余年 你还记得他们吗?

2024-10-13 10:57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山鹰组合已经飞过二十余年 你还记得他们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四川大凉山美姑河畔一个古老村庄的彝族小伙吉克曲布,用积累已久的音乐感受创作了第一支彝语流行歌曲——后来在昭觉县家喻户晓的《想妈妈》,这首歌也引出了他后来的两个伙伴。这就是山鹰组合的诞生。在那片苍凉的土地上,能歌善舞的人比比皆是。即使是山鹰组合的成员们,可能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因为这一组合而红遍大江南北。从第一张全彝文专辑里深情的《想妈妈》,到后来的《七月火把节》,到《走出大凉山》,再到组合呈自由状态下的瓦其依合的《黑鹰之梦》,二十年弹指一挥,当年的鹰少年,已经褪去了轻狂,告别了喧嚣,更执著于内心的追求。他们唱的不仅仅是歌,更是青春,是流失的岁月。

出走和回归

几个原本平凡的彝族青年,一夜之间成为了明星,专辑最高销量达80万张。我想,那样的心情,应该是如梦似幻。多年以后,瓦其依合说,“当时确实是一夜之间走红了,红到我们都没做好准备。”他说这话的时候,正在准备发行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黑鹰之梦》。这张专辑,著名乐评人李广平给出的评价是,“《黑鹰之梦》就如同大小凉山的山风一样,自由穿梭在北京和遥远的西南边陲的高山与峡谷里,歌唱远离家园的灵魂的忧伤与苦难,歌唱生命的甜蜜与悲凉,歌唱一个民族的前世与今生,歌唱绿色山魂的消失与追寻。”这张专辑的音乐,我总是随身携带,听一次,就是一次回乡之旅。

当故乡成为回忆,我们都成了离开家的人。山鹰组合的歌里,有太多的离合悲欢,既歌唱凉山的索玛花,也抒发着雄鹰一般的壮志豪情。在他们的发展轨迹中,有一个人必须提及:那就是著名音乐人陈小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他将山鹰组合带向了更广阔的天空,并签约了太平洋影音公司。

从凉山到广州,其实就是一个从内向外的过程。尚来不及褪去稚气,就要投身到娱乐的滚滚红尘,是接受包装成为流行音乐,还是回归内心,唱自己的歌?瓦其依合曾经谈起过这段经历,“后来到广州,越来越不适应,每张专辑的制作人跟我们的分歧越来越大。当做到第三张专辑的时候,我们决定离开,重新去找回自己。”

1997年,是山鹰组合最红的年份。而这一年,他们选择了离开。那其实就是一种“逃跑”,连歌曲获奖了都没人去领。“我们觉得这样下去,会距离内心的音乐越来越远。”瓦其依合说。

《走出大凉山》,梦回故乡

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乐坛,太多的人昙花一现,泯然于众人。有一段时间,山鹰组合消失了。关注他们的歌迷,再次唱起那些歌,其实已经是一种对青春的纪念。然而,山鹰组合,其实从来没有停下他们追寻的脚步。有三年的时间(1998-2000),他们选择了高地行走,足迹遍布西藏、云南、贵州、和故乡大凉山。在这种涤荡心灵的旅行中,让他们更加认清了方向。音乐,必须发自内心。喧嚣过后的沉淀,让他们走得更稳。甚至,他们已经不再在意“组合”这种形式,开始各玩各的,生活即是音乐。

时光没有淘汰掉他们,但他们也没有通过音乐赚得盆满钵满。2009年,我和瓦其依合谈及这一话题,他的语气平淡,“虽然我们的物质没有跟上去,但我们的思想很纯洁,不会为了钱去低三下四。”我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彝族人的孤傲。缷下了大红大紫的包袱,才是他们自己。

潮流向前,早已不是唱片动辄销售几十上百万张的年代。山鹰组合在之后发行的专辑,从音乐品质上来说,更高,更耐听,但流传度远不及以前的专辑。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音乐人无法逆转的命运。

然而,山鹰组合对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音乐,而是青春的纪念。二十余年,当初的鹰少年飞越凉山,把这个民族的音乐带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二十年余后,他们将在一个彝人聚居的地方,为父老乡亲,唱出心声。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会在唱歌的时候,从歌库里翻出山鹰组合的歌,酒酣耳热之际,在一曲《走出大凉山》中,梦回故乡。

山鹰的音乐追求理念是要作经得起时间洗礼的永远都值得听的音乐,山鹰曾经在大红大紫的时候毅然选择离开了大城市,回到西南腹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高地采风,用山鹰主创者吉克曲布的话说就是“寻找那消失在山后面的声音”,他们为的是回归民间找寻那日益流逝的民族音乐元素,不让自己的音乐被都市商业化气息俗化。我想说“山鹰会否成为音乐大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彝族人的文化大使:用歌声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这比简单的流行更让人激动”。

来源:生活日报 作者: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