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江歌遇害案件社会成因的深度解析

2025-01-17 13:42 来源:对思网 点击:

江歌遇害案件社会成因的深度解析

引子

江歌在日本遇害已五年多。她的母亲江秋莲女士状告刘鑫(曾用名)一案出了判决。

判决结果给她的亲友和关注此案件的良知群众一些心理安慰。但她以生命为代价,保护着活下来“闺蜜”刘鑫,自始至终,对待已逝的她及她的母亲格外冷血。

媒体报道:“审判长当庭谴责刘鑫不感恩,其行为有违常理人情”。这“谴责”,实际上超出了司法人员的职权范畴——因为众所周知,“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也就是说,司法人员管“法理之内”的事,“人情”则由社会的伦理道德约束。

刘鑫的行径和在法庭上的表现,能够令一位审判长强克制地如此愤慨,可见其“人情”已经“有违常理”到什么程度了。



江歌救了刘鑫,并为此离世,刘鑫为什么“不感恩”?不理解她的心理,便会像审判长那样生大气又不能痛快淋漓地发泄出来,只好无可奈何伤身子。毕竟“不感恩”没犯法,法律惩治不着——媒体还报导“刘鑫案宣判取消:审判长突发疾病”,不知是不是气的。

“感恩”指“感念恩情”,通常被联用为“感恩戴德”。也就是说,感恩的人,心中有“恩情”。施恩则是一类“德行”;施恩的人,心中有“道德”——两者都是社会公德从古至今褒扬的对象。

无论“感恩”还是“施恩”,都要有“心”。有“心”才知荣辱、生感情、沐美感;才念“恩情”——“心”是什么?为什么刘鑫的,似乎没了?



1. “附着感”丧失,江歌案最隐秘的“心理杀机”

我们的感情,通常无声无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形成;也有莫名感动,心绪纷扰、汹涌澎湃地发生,让我们稀里糊涂陷进去的;网上把这称之为“破防”。

感情分为很多类型,又因无限丰富的契机触发。无论怎么发生,其中关键的主观感受是“走心”——据此,我们可以反省自我情感、辨析他人感情的生成。

“心”怎么“走”?如果穿透情感发生的表象,会发现一条规律,即所有满足我们“需求”的对象,都能引发我们的“好感”;反之,则令我们“反感”。

前者加深:我们感动,眼圈发红,泪光闪闪,潸然泪下……后者加深:我们讨厌,厌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中间态的,比如被“撩”,还有些中意对方,于是我们既感到被冒犯,又以为被欣赏,噘嘴、跺脚、嗔怒,别过头去窃喜,羞答答地生气。更复杂的态,会令我们纠结、烦乱、百感交集等。



我们有哪些需求呢?太多了!家里有的,商场摆的,街上逛的;陆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白天阳光普照的,夜晚星月辉映的,历史遗留、传承的,未来科幻预言的;现实的,虚拟的,感受的,想象的……我们都想拥有,抓紧享用,努力追求!

正因如此,着眼于人,分析人的需求,无异于坐井观天、沙漠觅泉、大海捞针,无法参透。只有追溯生命本源,从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入手,才可能挖到我们需求的“根”,发现普适规律,识破“好感”的陷阱,救活我们的感情。



原初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地球之外,有限的科学实证范围内,尚未发现其它生命和文明存在。以二者为依据,我们可以推导出,生命依托地球;原初的单细胞生物不管诞生在地球什么角落,其周边的环境必定适合它“降生”,是“适宜的”。

原初的单细胞生物不能行动,也没有感觉和意识。其时,它们的需求只有两层、四类,即“依赖”与“独立”、“封闭”与“开放”——前者比后者更基础。因为没有前者,后者即失去存在的前提条件。

“依赖需求”指生命依托适宜的环境活下去的需求。它最初表现为单细胞生物趋从环境求生存,仿佛其体液隔着细胞膜、细胞壁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而逐渐统一。后来一些物种,典型的如枯叶蝶、竹节虫、猫头鹰等,外观与它们栖居的环境相仿,即源自它的驱力——生物学将之定义为“拟态”。

周边环境中包含诸多要素,如水温、水压、水流,气温、气压、气流,地球引力和磁场,阳光的波段和频率,宇宙射线等。它们通常在短时间内,微弱变化;时间越长,变化越大;而且随地域、昼夜、季节等不同,依照周期规律性变化——单细胞生物必须适应周边环境完整周期的变化,才有机会活到裂变或共生,持续演化。

待到生命日益繁荣,相对于个体,其它生物成为环境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体不仅“依赖”周边的同类,也“依赖”其它物种。不过要命的是,同类之间、不同物种之间,为“抢夺”适宜环境的行为也日益激烈:植物抢阳光,动物夺领地——动物的行动随机性强,弱者通常还未掌握强者的行动规律,就呜呼了。这使得个体“依赖”环境的难度,呈几何量级增长。



所谓“适宜”,首先指各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幅度,摇摆在一定“区间”,并适合单细胞生物生存;左右超过区间,则“非适宜”,如同后来气温太高或太低,令我们酷热难耐,或瑟缩发抖一样——其次指生命不同个体之间,相安无事,互不袭扰,类似“核恐怖平衡”。

更高层次,则指生命个体之间,既相互“依赖”,又互有攻防,形成规律性变化的态势,而其“态势”,已被个体适应——特殊情势下,比如遭遇奇袭,环境的“适宜”瞬间跨过“非适宜”,直接恶劣;倘若应变能力抵不住,结局往往非死即伤。

“依赖需求”对生物“求生”的驱力,可分为四档:

一是“全依赖”,指我就待在“适宜的”环境里,环境“非适宜”,我就不活了——就像鱼、虾离开水必死,蚯蚓离开潮湿的土壤必亡。

二是“找依赖”,指我就待在“适宜的”环境里,环境“非适宜”,我就离开它找“适宜”的,找不到就越活越没生气,萎靡至死——候鸟迁徙,即是典型。

三是“强依赖”,指环境“非适宜”,我“改变”它,改得和原来一样“适宜”——鼠、蚁挖洞,蛇、虫依穴,飞鸟筑巢,都属于这种类型。

四是“弱依赖”,指环境“非适宜”,我也“非适宜”,如“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变——当我与环境匹配后,“非适宜”就转化为“适宜”了——蜗牛背壳,龟、鳖覆甲,蝙蝠“夜视”等,皆源于此。

四档的本质相同,都是生物个体自发地以其生命体征,朝趋从适宜环境的方向发展。区别在于,前三档“固执”于久已习惯的适宜环境,表现为“守旧”。第四档通过改变自身,适应“非适宜”环境,很像“独立需求”满足的表现——但它不是。

必须着重辨析的是第三档“强依赖”。微生物、植物等能“改变”环境,但靠的不是个体,而是成片的水藻,一望无际的野草,铺天盖地的森林等。大多数动物顶多挖洞、扒窝、连穴、搭巢——能“改天换地”的,只有人类。

我们“改造”环境,同时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就不仅“依赖”,而是偏向“独立需求”的满足了。但“强依赖”的“改变”环境,只是“复制”,结果还是趋从环境,自我和以前相差无几。



回到当下,追忆往昔。我们婴幼儿时,如同单细胞生物,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家长为我们营造的环境。感到不适,只能啼哭引起大人的注意,为我们改变环境,回归“适宜”。

再大些,行动能力增强,我们会“找依赖”、“弱依赖”。至于改变环境的“强依赖”,通常我们提要求,大人为我们做。直到成年、上大学,对于环境的改变,我们距离“创造”环境适宜自己的程度,很遥远。

在外地上学:天气冷了,枕头硬了,宿舍的空气不清新了……感到不适宜,我们即刻想到的是向家长要钱,扫码转账解决。这看似是我们独立自主地改变了环境,其本质,仍旧是是对久已“习惯”的适宜环境,以及去银行转账的家长的深深依赖。

有些“依赖”我们带不走。比如“家”的依托感,熟悉城市的依托感,父母、家人近在咫尺的依托感……尽管新城市更繁华,学校比“家”大,师长、同学待我们也亲和,但总有一种漂泊的失落感萦绕在我们心底——这种情势下,我们通常迫切地渴望与周边人建立比与父母、家人更亲密的关系,以补贴“无家可归”、远离乡土的失落。

闺蜜、情侣、老铁……都是异地学子“情不知所引起,一往情深”的人际关系。我们把这当成感情,但其中最深刻的生理、心理需求是“依赖”。只不过根据各人及具体情势不同,有的依赖别人深些,有的被别人依赖深些,有的各取所需——这类关系一旦确立,看似如胶似漆、生死不渝、两肋插刀,却经不起震荡。

“依托感”是我们存活的底线,具体可分为舒适感、踏实感、依靠感、附着感等。到了“附着感”,已如同我们扒住一段挂满冰凌的悬崖往上爬,对方冷眼相向,我们稍有不慎就坠落深渊的感觉。

我们怎么会无所附着呢?地球在转,大地广袤,城市繁华,人潮汹涌……会的。如果我们像陈世峰一样性格孤僻,独自在异国上学,不被人待见,身无长物,只有一个刘鑫与我们“情深意切”缠绵了许久,却突然对我们冷若冰霜,极力要弃我们而去,让我们再也看不见、摸不到、呼吸不着气息……我们就被搁在了悬崖的冰凌上,地球、大地、城市、人群遥不可及——我们连为奴、乞讨、祷告的希翼都感觉无处着力。

陈世峰被“生无所依”的巨大失落感笼罩,心被抽空,外部压迫陡增,呼吸艰难,如一个细胞被虚无卷裹着挤压,唯一的落脚便是刘鑫。他已生无可恋,但害怕死亡,没有勇气独自面对;即使死去,也要带刘鑫一起,扯住一丝黄泉路上有人陪、有所依的感觉——这是江歌案最隐秘的“心理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