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中华军史悲壮传奇-“死字旗”的故事

2024-11-23 20:04 来源:对思网 点击:

中华军史悲壮传奇-“死字旗”的故事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83年前,

四川青年出川抗日,

临行前,

父亲叫人送来拿出一面旗子,

说道:“我儿携此旗出征,伤则拭血,亡则裹尸。”

这面旗被后世冠以一个极其悲壮的名字——“死字旗”

原旗已在战争中遗失,

如今诸多纪念馆中收藏陈列的,

都是经人回忆后的复刻版,

今天,我们就聊聊

350万川军的中国魂——“死字旗”。

试问天下有哪个做父母的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位父亲的举动感人至深。

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

战火虽未烧到巴蜀,

但川中的仁人义士或捐钱、或捐物,或出川迎敌,

已经用各种方式支援了前线战斗。

今天故事的主角,

或许只是千万义士中的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

但“父忠子孝”的故事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那个青年叫王建堂,四川省北川县人,

电视剧《壮士出川》就是以他为原型改编而成。

那面悲壮的“死字旗”,

那段父忠子孝的传奇,

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当时小镇上有一王姓人家,

王建堂是长子,那年25岁,在当地做小学教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每天听着国军败退的消息,

他早就按捺不住投笔从戎,

在县镇之间反复奔波,

终于让他拉起了一支176人的队伍,

一群和他一样决心报国的年轻人。

推举王建堂为首,

给县长写了封血书,

要求上阵杀敌。

县长很快批准了王建堂等人的请求,

把他们编入了当地的义勇队,

并为他们送行

王建堂的父亲,

听说儿子决心抗日杀敌,

心情也十分复杂。

父子就此一别,

可能就是永诀,

老人心里也不好受。

于是,

父亲从镇上扯了五尺白布,

挥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死”字,

勉励儿子奋勇杀敌,

不要有后顾之忧。

就在队伍即将出发时,

他托人将这面死字旗转交儿子,

为子壮行!

王建堂拿着包裹以为是家人做的棉衣棉裤

拆开一看,

包括县长在内的一圈人先是好奇,

随后是震惊,

最后所有的情绪

都被一种强烈的感动冲刷得一干二净,

旗帜正中笔力苍劲地写着一个“死”字,

为什么儿子出征前,

父亲要送一面白旗?

为什么要写一个在国人心中晦气的“死”字呢?

接着往下看,

我找到了答案。

旗帜右侧写着: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

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旗帜左侧写着: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这是一位父亲在家和国,

忠和孝之间的抉择,

这比任何传世的家训都更值得铭记!

背着这面旗,

王建堂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等

大小战役数十次,

并见证了日寇战败投降。

王建堂说,他一生有五件值得炫耀的事:

第一是在全县壮行时,亲手接过“死字旗”;

第二是抗战期间,战区司令陈诚给他授过两次立功勋章;

第三是在他当排长时,打了团长一耳光要被枪毙,师长、军长亲自出马说情;

第四是他在疗伤期间,和著名作家张恨水同住一床;

第五是他到天津接受日本人投降。

在战场上,

王建堂先后四次负伤,

每次都是用“死字旗”包裹伤口。

这就是那段父忠子孝的故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