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古代人近视怎么办?

2025-01-05 03:40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古代人近视怎么办?

近视是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健康难题,在古代近视是种富贵病,患者都是大文豪,司马光"素有眼疾,不能远视";"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我们熟知的司马光、欧阳修、纪晓岚等人都是近视。欧阳修已到了要别人读给自己听的地步了,想来是高度近视了。大夫来治也只能说多休息,少熬夜,省的变得更瞎。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欧阳修的近视眼记载则见于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一书中,称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因为视力不好,欧阳修很苦恼,他曾在《读书》诗中说:"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据历史资料记载,可以分为中草药治疗和配戴眼镜两种方法。《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一种叫菖蒲的花草夜晚能吸收油灯的有害黑烟、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等。《冷庐医话》中有写到一人患上病目之后,专服黑豆,半年而愈。《神农本草经》中,也明确记载了决明子有明目的作用。由此看来,古代书籍中治疗近视的方子也不在少数。

不过古代近视的比例,是远远低于现代人。因为古代是农耕社会,户外活动时间充足,更没有电子产品的诱惑,一般人很少会近视。但古时候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如车胤萤囊映雪、匡衡凿壁偷光这些经典故事都说明贫苦读书人的学习环境极差,尤其存在光线不足的问题,长此以往很容易发生近视。

春秋时期就有水晶做的放大镜,考古发现,先秦时人们已借助于放大镜。放大镜镜片磨制精细,实际就是一只单片眼镜,很小巧,方便携带。这种单片镜,西方人的叫法更为贴切,称作"读书石",但是只有富贵人家也可以买到。明朝的时候,外国的眼镜传入国内,在清朝广泛流行,劳模雍正高度近视,便命人给他制作了35副眼镜,材质各不相同。从茶晶到玻璃,应有尽有。而且民间也有眼镜店。

现如今,80%以上青少年近视患者,近视的度数也随着手机的不断升级而变得更加难以控制。所以大家更要注重眼部健康,保护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