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雍正共10个儿子,除皇四子弘历登基称帝外,另外九个儿子结局如何

2024-11-04 00:00 来源:对思网 点击:

雍正共10个儿子,除皇四子弘历登基称帝外,另外九个儿子结局如何

雍正皇帝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个皇帝,因为他是通过残酷的九王夺嫡之争登上的皇位。康熙晚年九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就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只不过皇位落到了一向“默默无闻”,而且号称“天下第一闲人”的雍亲王手里。

雍正隐忍多年终于登上帝位,自然知道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都有多拼;为了防止康熙晚年九王夺嫡的场景再现,雍正便设立了“秘密立储”的皇位继承制度。

雍正元年,将皇四子弘历秘定为皇储。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后,弘历遵从先帝传位诏书即位称帝。

雍正虽然仅在位13年的时间,但后妃数量并不少,一共有32位。不过雍正后妃数量多并不意味着皇子的数量一定多,毕竟雍正到了45岁才坐上皇位。

之前的45年都是皇子生活,而且雍正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并不沉迷于女色,再加上夺嫡的压力比较大,所以生子数量并不多。雍正继位后,前几年的时间忙于除掉九王夺嫡的敌人们,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整天忙于朝政,自然更无暇顾及后宫嫔妃。

不入后宫便生不出皇子,一直到雍正晚年,雍正才又添了一位皇子弘曕。

《甄嬛传》主要讲述的是雍正朝时期后宫妃嫔们之间争风吃醋、争夺帝宠的事情,雍正虽然入后宫的时间不多,也有很多妃嫔怀孕:

芳贵人怀孕被华妃设计小产

富察贵人怀孕被安陵容设计小产

曹琴默生下一位公主

欣贵人怀孕但被设计小产

甄嬛先后怀孕三次,生下胧月、灵犀与弘瞻,还小产一次

沈眉庄怀孕生下一位公主

安陵容怀孕几个月后小产

但这仅仅是影视剧的情景,历史上真实的雍正后宫并非如此:

雍正唯一亲封的皇后孝敬宪皇后那拉氏贤惠大度

敦肃皇贵妃年氏贤淑温柔

并没有影视剧中有那样激烈的宫斗,而雍正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恋于后宫,处理后宫争风吃醋的事情。

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雍正共10位皇子,除了皇四子弘历继位称帝,其他的皇子结局如何?

虽有10位皇子出生,但大部分夭折

雍正虽然妃嫔一共有32位,但真正为雍正生儿育女的并不多:

孝敬宪皇后:

是康熙亲自为雍正挑选的嫡福晋,温柔贤淑大度,在雍正参与九王夺嫡的过程中处理好王府的所有事情,善待雍正所有的侧福晋、侍妾格格以及儿女。

孝敬宪皇后的外祖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的孙子穆尔祜,也就是说孝敬宪皇后的生母是爱新觉罗氏,而雍正亦是爱新觉罗氏,如今二人大婚也算是稍微远一些的近亲结婚。

如此二人即便是再恩爱也不容易怀孕生子,即便是生下孩子也很可能早早夭折。

确实也是如此,孝敬宪皇后嫁给雍正后生下嫡长子弘晖,但弘晖年仅7岁夭折,被乾隆追封为端亲王。

齐妃李氏:

在《甄嬛传》中齐妃是一个情商智商都不在线的妃嫔,被皇后算计而死,儿子弘时也成了皇后的养子。其实历史上真实的齐妃因为年轻貌美,在指婚给雍正做侍妾格格时曾得过一段时间的专宠,10年的时间为雍正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但从生子的数量便可以看得出当时齐妃的受宠程度,四个子女分别是:

弘盼,雍正第二子,因两岁便夭折,所以并没有序齿排行;

弘昀:雍正第三子,10岁夭折,重新序齿后排行老二;

弘时,雍正第四子,齐妃三个儿子中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序齿排行老三。

和硕怀恪公主,齐妃唯一的女儿,22岁病逝。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孝圣宪皇后因为是弘历的生母得以被追封为孝圣宪皇后,在王府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身份低微的侍妾格格,康熙五十年生下弘历。不过即便是生下弘历也没有母凭子贵被提升为侧福晋,一直到雍正继位都还是侍妾的身份。

弘历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序齿排行老四。

纯懿皇贵妃耿氏:

耿氏其实并不得宠,在雍亲王府的时候跟钮祜禄氏一样都是侍妾格格,跟钮祜禄氏一年生下儿子弘昼。弘昼是雍正第六子,序齿排行老五。

值得一提的是耿氏虽然不得宠,但却因为有一个好闺蜜钮祜禄氏而得以安度晚年,而且乾隆看在生母的面子上将其封为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

历史上真实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一直都没有“华妃”这个称号,在雍亲王府是做侧福晋,雍正登基后便将其册封为年贵妃,在病重时将其封为皇贵妃。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敦肃皇贵妃是雍正一生的挚爱,二人的感情可以说是琴瑟和鸣。年氏是康熙五十年入王府,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逝,年氏在雍正十几年的时间,旁人都没有机会为雍正生儿育女。

而年氏在10年内先后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

福宜:是雍正的第七个儿子,仅一岁夭折,按照祖宗家法不序齿;

福惠:雍正第八子,年仅8岁夭折,未序齿;福惠虽然没有序齿,但很值得一提,他是年氏所生的三个儿子中活的年龄最长的一个。或许是“爱屋及乌”吧,雍正深爱年氏,所以也很宠爱福惠,在年氏病逝后,雍正并未为其找一位身份尊贵的养母,而是亲自抚养。

这一幕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康熙在白月光皇后赫舍里难产而死后,便亲自抚养胤礽,并且将胤礽早早地册封为太子。

唯一不同的是年氏不是皇后,福惠不是嫡子。

雍正即便是再宠爱福惠,因为九王夺嫡的教训在,也不会将其册封为太子。

雍正不管到哪里,都尽可能地带着福惠。

若不是因为福惠早早病逝的话,或许皇位压根不会到弘历手里。就连乾隆都亲口承认:“皇考最钟爱福惠”,朝鲜人也传言:雍正想要将皇位传给这个儿子。

只可惜,福惠跟自己的生母一样体弱多病,尽管雍正想尽各种办法为其寻医问药,仍旧没有留住福惠。福惠年仅8岁,便夭折了。

乾隆继位后,将其追封为怀亲王。

福沛:雍正第九个儿子,福沛仅七个月便早产,所以生下来便夭折了。按理说生下来便夭折的皇子是不需要计入宗牒的。但雍正心疼年氏,为夭折的皇子取名为福沛,计入宗牒。

年氏所生的三子一女均夭折,跟年氏的身体有关系,年氏本身就跟林妹妹一般,生下的孩子自然也体弱。可惜的是虽然生下四胎,都没能长大成人。

懋嫔宋氏

懋嫔应该算是雍正最早的女人,在孝敬宪皇后之前已经入府,做侍妾格格。

为雍正生下两位公主,但都早早夭折。

在雍正登基称帝之前,懋嫔便病逝了,嫔位是雍正登基后追封的。

谦妃刘氏

谦妃是雍正晚期的宠妃,雍正七年入宫,入宫次年被封为贵人。

在雍正十一年,雍正56岁的时候生下一位皇子弘曕,弘曕是雍正第十个儿子。因为是老年得子,雍正还是比较宠爱弘曕的。刘氏“母凭子贵”,被封为嫔。不过弘曕并非是生母养大成人,而是在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宫里长大的。

乾隆登基后,便将弘曕的生母尊为皇考谦妃。

如此我们总结一下:雍正一共10个儿子,但是有六位夭折,除掉弘历外,还有三外:

皇三子弘时

皇五子弘昼

皇六子弘瞻

这三位仅存的皇子结局如何呢?

弘时、弘昼、弘曕的结局如何?

弘曕是在雍正十一年出生,雍正病逝时弘曕只有两岁,自然不会与已经成年的弘历争夺皇位。安然无恙过渡到乾隆朝,因为弘曕是在圆明园出生的,所以被称为“圆明园阿哥”。

在《甄嬛传》中将四阿哥弘历称为“圆明园阿哥”,因为弘历从小便在圆明园长大。

其实并非如此,而且还需要纠正的一点是:果亲王允礼并没有被雍正毒杀,而是替代病逝的怡亲王胤祥成为雍正的心腹兄弟;雍正病逝后,便将允礼作为乾隆的托孤大臣辅佐乾隆登基

乾隆非常敬重十七叔,给与双俸。

乾隆三年,因果亲王允礼一脉无后,庄亲王允禄便上奏乾隆将弘曕过继给果亲王一脉,乾隆照准。就这样弘曕年仅5岁便成为亲王,承袭果亲王爵位。

乾隆对这位幼弟也很照顾,请大师沈德潜做弘曕的老师,弘曕也算是学有所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乾隆开始委以重任。

只可惜弘曕太爱财,不懂得自我约束,反而对下属极为苛刻。仗着自己的哥哥是乾隆皇帝、养母是皇太后,疯狂敛财、强占民业,让乾隆很不满意。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终于决定对好好惩戒幼弟一番:圆明园九州清晏召回,诸位王爷全都急着去救火,弘曕距离最近却来得最晚,不仅如此丝毫没有关心乾隆的意思,还在嘻嘻哈哈的说笑。在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也不顾及礼节,直接跪在只有皇帝才可以跪的地方。

乾隆便以“僭越”之罪,罚了弘曕一万两银子,并将其降为贝勒,将其所有的官职全部罢免。

弘曕被罚以后便开始郁郁寡欢,竟然大病一场。乾隆看着病重的弟弟很是后悔,便恢复了弘曕郡王爵位,但没过多久弘曕便病逝了,终年33岁。

其实弘曕的一生相对两位哥哥来说,还是平安顺遂的,毕竟年年纪小并不会参与夺嫡。只是病逝时年纪小了一些,着实可惜。

弘时比弘历年长7岁,又是雍正曾宠爱的齐妃李氏所生,按理说比弘历更加有希望被立为皇储;只可惜弘时资质平庸,并没有入康熙的眼,康熙看中的是年幼的弘历。

虽然弘时资质平庸,但毕竟是雍正实际上的长子,生母又是妃位,自然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虽然雍正在登基后确立秘密立储的制度,但毕竟究竟谁是皇储大家都不清楚,弘时自然想为自己争一争。

但很明显雍正最心仪的人选是弘历,康熙看中也是弘历,所以弘时变成了“觊觎”皇储之位。雍正不想“九王夺嫡”的惨剧发生在弘历身上,便决定为弘历扫清一切可能的障碍。

雍正五年,雍正下旨将弘时赶去做了八爷胤禩的儿子。胤禩因为夺嫡失败得罪雍正而被削除宗籍、撤掉了黄带子,自然弘时作为胤禩的儿子,也需要撤掉黄带子。

就这样弘时彻底与皇位无缘,在抑郁中很快便病逝了,年仅24岁

乾隆登基后,恢复了三哥弘时的宗籍。

弘时的生母李氏在雍正登基时便已经是齐妃,按理说在雍正八年雍正大封后宫时应该会晋升位份,但李氏仍旧是妃位。比李氏入府比较晚的耿氏、弘昼的生母都已经被封为裕妃,可见李氏受儿子弘时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其实在弘时的身上有三点很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点:康熙在时,跟弘时差不多年纪而且已经成婚的亲王长子都已经被封为世子,但弘时并没有任何的册封,已经被封为雍亲王的胤禛也没有为弘时争取。

第二点:雍正继位后弘时作为实际上的长子并没有被封任何爵位,连低爵位的贝子都不是。

第三点:康熙的周年祭,“长子”弘时还在,雍正居然让“次子”弘历前往代替自己祭祀,要知道此时的弘历不过才十四五岁,并没有成年。

关于弘时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但仅有的记录中可以看得出雍正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也没有对这个儿子给予什么期望;甚至为了给弘历扫清障碍,将弘时送给胤禩做儿子。

与弘时相比,弘昼便聪明多了。

弘昼只比弘历小一个月,兄弟二人都是康熙五十年出身。只是弘昼长得局促,比弘历矮了一大截,并没有引起皇祖康熙的注意。

其实弘昼是以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子,在跟哥哥弘历一起读书时,还经常帮助弘历。

但毕竟从小在皇家长大,弘昼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看清了两个现实:

父皇想让弘历做太子

若谁与弘历“争储”,必定不得善终,三哥弘时便是最好的例子。

弘昼很懂得察言观色,所以不再将自己聪明的一面表现出来,而是学会隐藏。将自己装成一个纨绔子弟,甚至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给自己办“活出丧”。

就是在自己的府上装饰好灵堂,然后放上一口棺材,还找了人专门吹拉弹唱、哭天喊地的。

而且弘昼还经常在父皇面前夸赞自己的哥哥弘历,而自己则是故意远离朝堂。

其实作为弘时的父皇,雍正是明白弘昼苦心的,所以并没有拆穿弘昼,更没有斥责他荒唐的行为。

雍正十一年,雍正将弘历与弘昼都封为和硕亲王。

雍正甚至是在遗诏中提到了弘昼,希望弘历能善待弘昼,兄弟同心。

弘历仰承列祖积累之厚,受朕教诲之深,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尤当诚心友爱,休戚相关。

乾隆登基后,确实也待弘昼不错,将皇考雍正的雍亲王府以及所有的财物都给了弘昼;毕竟是一个母亲养大的(弘昼由弘历生母钮祜禄氏抚养长大)。

弘昼为了保命,继续装成一副桀骜不驯、纨绔子弟的样子。

甚至仗着自己的兄长是乾隆皇帝,而对军机大臣大打出手。若是放在旁人身上,早就被问罪了,但乾隆看到了却没有过问,只是说了一句:“不要再胡闹了”。

乾隆对亲弟弟如此纵容,自然百官没人敢再招惹弘昼。

弘昼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给自己的想了一出非常不错的保命的办法。

其实乾隆也想对荒唐的弟弟惩戒一番,有一次乾隆真的打算将弟弟弘昼送去泰陵看守皇陵;没成想太后得知后,便开始不吃不喝,乾隆心疼生母便作罢了。

不过有一次乾隆终于算是抓住了弘昼的把柄:弘昼与弘曕直接跪在太后的跟前,要知道太后跟前的藤席是皇帝专用的,弘昼与弘曕此举就是僭越。

乾隆很生气便惩罚了两位弟弟:

弘曕降为贝勒,罚银一万两

弘昼罚俸三年

自此以后弘昼便开始远离朝堂,在府上给自己办活出丧,整天就是享乐;甚至还说出:“人哪有不死的,没什么好避讳的”这样的话。

乾隆三十五年,恰好花甲之年的弘昼病逝。

弘昼“荒唐”了一辈子,不仅自己得意善终,而且还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小的财富。

结语

雍正虽然有10个儿子出生,但其中六位夭折,真正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位。这四位中最年长的皇三子弘时,还早早被雍正放弃,送去做了八爷胤禩的儿子。

而弘曕是在雍正十一年才出生,弘曕出生的时候弘历已经23岁。

弘曕出生的这一年,弘历与弘昼被封为亲王。

弘昼是一个明白人,知道储君之位不是给自己留的,便主动“退出”,装傻充楞;再加上雍正早早便确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所以弘历继承皇位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暑期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