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兴化名医赵海仙妙治“西厢迷”

2024-10-31 13:46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兴化名医赵海仙妙治“西厢迷”

赵海仙,清末(1830—1904)江淮名医,名履鳌,字海仙。江苏兴化人,祖籍高邮,世代行医,望重一方。他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学识广博,颇有造诣,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人称“赵半仙”。 关于他的高超医术,民间流传着一些传说。

清朝末期,守旧之家甚重礼教。其时江阴一世家公子,年方二十,平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日,在一同学处得到一部《西厢记》,浏览之下,爱不释手。因情窦初开,易涉遐想,但囿于师训、家规,秘不敢宣。从此精神恍惚,饮食逐渐减少,衣带渐宽,形容憔悴。其父母广延名医诊治。因忽略他起病的缘由,故治疗后未见起色。后闻兴化赵海仙医名,遂恭为延诊。

海仙入室内诊脉毕,出来和他家人讲:贵公子似有很大的心事,望将原由见告。但家中人只知道他用功过度。这时伴读的书僮相告:公子在发病时,曾对一卷书着迷,常常会在静坐或梦寝中喃喃自语。海仙嘱其家人暗暗取出,一看原来是部《西厢记》。海仙道:“病由心造,难怪服药无效,唯有改变其念虑。”

三天后,赵海仙嘱其家人对公子说,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不如至郊外踏青,可消遣解愁。公子应允,乃坐轿出南城。行三里许,见一处林木荫蔽,苍翠之中红墙隐约,佛寺俨然。及近观之,乃是“普救禅寺”。公子见状,若有所感,遂命停轿,由人扶着进去游览。但心中一片迷惘,始终不能摆脱书中情景,大是有异于常人。

缓步行至两侧厢房,只听得里面机声轧轧,进门后见二位老太太皓首白发,对坐纺纱。公子揖问:“二位得闻莺莺、红娘之轶闻否?”其中一位老太太起身道:“妾即莺莺。”复指对坐老妇:“彼即婢女红娘。”公子得闻不胜诧异。老太太接着又说:“当初我嫁给张生时,正是月貌绮丽之年,但光阴如梭、流光送客,转瞬已垂垂老矣。而今夫殁家寒,故仍回寺院寄居,纺纱度日。人世变幻无常呵!”公子凝神静听,如闻黄钟大吕,梦中初醒,恍然觉悟。顿感神清气爽,胸中豁然开朗,病去了大半。返家之后,饮食渐进,精神日旺。不久,康复如常。

据《兴化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病,召天下名医会诊,两江总督刘坤一荐举赵海仙应会。赵海仙怕惹事端,称病未行。著有《霍乱辩症》、《续辩证录》、《阴阳五行论》、《赵氏秘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