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潘麟导师讲授中华茶道的简史

2024-10-20 09:18 来源:对思网 点击:

潘麟导师讲授中华茶道的简史

导言:2016年1月16日下午,东方生命研究院创立人、著名生命学家、茶道传承人潘麟导师在深圳坤德福顺堂讲授中华茶道时,对“茶之历史与禅之历史”进行精彩的阐述,现将讲授录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茶——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可可、咖啡、茶)之一,是东方对世界的贡献。茶在古代中国普及之后,即成为影响百姓生计七要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这种观念开始于宋代。可见在当时茶已经成为老百姓寻常日用品了。在古人眼中,茶不仅是物质生活用品,同时也是精神生活的必备品——以茶修心养性,以茶易俗成礼,以茶研学布道,在这样的过程中赋予茶更多的品格和属性。茶不仅仅是饮品,更是兼具文化色彩,这是中国独有。茶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与中国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二、历代有关茶的记载

中国人饮茶最早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可供考证的资料太少,无法获得确切的信息。

古代文献记载的饮茶,已是很晚的事情了,并不能如实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按照陆羽在《茶经》中的说法,“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将饮茶的起源追溯到史前神话传说,大概是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茶事,发生在西汉时期,根据王褒《僮约》提到的“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可以窥见汉朝以茶待客的古风,记载了最早的茶叶贸易活动、茶具。由这些可以看出,在西汉时代,饮茶已成为贵族生活的一种时尚,而巴蜀故地正是当时的茶贸易集散中心。

到了三国两晋时期,种茶地区扩大到江南浙江一带,饮茶的人也明显增多,不再局限于贵族之家,而是成为日常待客之物了。此时,饮茶活动已经被赋予文化色彩,茶已不纯粹作为饮品存在。当时的魏晋贵族崇尚奢靡之风,最著名的就是石崇斗富。一些士子为表现自己清雅脱俗的操守,以品茗代替酒馔,即“以茶代酒”,希望扭转世风。桓温(312年-373年)任扬州太守时,以节俭名世,每逢宴饮,只摆些茶果,而非大鱼大肉。

甚至有一些帝王也以茶饮作为标榜自己德行的工具。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在遗嘱中连祭品都想好了——“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不但在世时饮茶,以茶待客,死后更以茶作为供品、祭品,这说明茶已是当时江南地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了。北方胡族虽然习惯上不饮茶,但北朝宫廷却备有茶叶招待南来的使节与降臣。

三、茶与禅的结合——禅茶一味

大体而言,唐代以前,北方不太饮茶,南方的饮茶习惯则从四川,沿着长江,逐渐发展到荆楚、吴越一带。

唐代禅宗的发展,更加促进了茶饮的普及,茶禅一味,僧俗转相效仿,饮茶之风日盛。尤其是陆羽《茶经》出现以后,作为一门学问的“茶学”得以正式确立,陆羽被尊为“茶圣”。唐代饮茶已普及到中原及边疆地区,茶真正成为举国之饮。除了专门的茶学著作,茶在唐代还有了专用字,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唐代以前没有“茶”字,也就是说,在唐代期间,人们才从“荼”这个概括“苦菜”的字,分出别类,创造了“茶”字。此外,还有茶税和边销。总之,茶对唐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只有当茶与佛教禅宗的顿悟相遇,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华茶道因此得以成立。

禅茶至宋代发展到极盛。“茶禅一味”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语有着内在的联系。“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从谂shěn,由于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故称“赵州古佛”。赵州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他说:“老僧半句也无。”

关于“吃茶去”这一公案,《五灯会元》卷四有较详细的记载:

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

答:“曾到。”

师曰:“吃茶去!”

又问一僧,答曰:“不曾。”

师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

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一落入妄想分辨,就与本性不相应了。

茶与禅渊薮深长,“茶禅一味”的精练概括,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释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的传播等方面,其贡献之大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个字,并非说明那提神生津、营养丰富的茶是僧侣们的最理想的平和饮品,而是在讲述佛教的观念,暗藏了许多禅机,成为禅林法语——“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禅林寺院,对于禅宗,对于茶文化,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重头戏。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禅茶中庄严肃穆的茶礼、茶宴等,具有高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因而它对茶道传播日韩有推波助澜之功,直接造成了中华茶道的全面兴盛及禅悟之法的流行。

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消念头,灭除妄想。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

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显然,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我二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如“吃茶去”,倘若拘泥于此三字,死钻牛角尖就有可能成为人们“悟道”的束缚。因此禅宗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般若品》)的精神境界。禅茶的深厚基础,缘自真实体验的深刻性。正是在“悟”这一点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联结点。

赵州禅师的“吃茶去”早已从具体实际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种“悟”,从而具备了一种崭新而深刻的文化意义。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茶可醒脑提神的药用功能,对禅宗坐禅修持的证道之法,倒有解释的用场,但对慧能以后禅宗那种“见性成佛”、不靠禅定的顺乎自然的境界,则很难解释得通。说到底,“吃茶去”是和“德山棒,临济喝”一样的破除执著的特殊方法,是要去除人们的执著,一任自心。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相较以前各种佛学流派,禅宗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得意忘相”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一改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直觉观照方式,形成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体道法门。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在《心灯录》中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可见,茶对禅宗而言,既是养生用具,又是得悟途径,更是体道法门。养生、得悟、体道这三重境界,对禅宗来说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它悄悄地、自然而然地,但却是真正地使两个分别独立的东西合一,从而使中国文化传统出现了崭新的内容——茶禅一味。

茶与禅密不可分,禅宗至唐宋已臻鼎盛,“一花五叶”,转为分歧,故被渐渐崛起的、吸取了禅宗思想的宋明理学所取代,而茶道的发展也伴随禅宗衰落渐趋消停,仅在茶艺、茶具方面有创新,茶道则远播东瀛,异地开花。

四、当今时代,茶道如何回归

中国人的饮茶史,如果从有确切文献记载的西汉时期算起,走过了两千年左右的漫长岁月。茶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变迁,影响到茶道的发展变化,茶道的发展反过来也对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代的茶道该如何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得到新的阐释与运用,以便在当代社会发挥其应有价值?让茶道不失传,让正统的茶道回归,这是国人在品茗之际值得应当反省深思的问题。

茶知识:荼之意

古代没有“茶”字,只有“荼”字,因此,说到茶的时候,就写“荼”字。这造成了今天理解上古使用“荼”字的困扰;也使一些人在追溯饮茶起源时,上溯到了《诗经·邶风·谷风》的“谁谓荼苦”。《尔雅·释草》有:“荼,苦菜。”此处“荼”是指草本的苦菜,不是木本的茶。《尔雅·释木》中又有“槚,苦荼”,列为木本植物。因此,“荼”指苦菜,“苦荼”才是茶。又如《郑风·出其东门》里的“有女如荼”,据南宋朱熹考证,此处指的是茅草花。因此,《诗经》或其他先秦典籍出现“荼”字,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切勿胡乱引申到饮茶起源的问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