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红军到底损失了多少人

2024-10-10 06:04 来源:对思网 点击:

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红军到底损失了多少人

长征,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的壮举。几支红军在装备优良、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在完全没有后勤保障和稳定补给的条件下,纵横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与敌人作战六百多次,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跨越了百余条大江长河,历时2年终于全部到达陕北,完全了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远征。

在这无比艰辛的旅程中,红军不但要与敌人作战;还要饥饿寒冷作战;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战,使长征路上时时上演着惨烈与悲壮,激昂与不屈。革命的理想和信念铸就了红军钢铁般的意志,金石般的决心,他们一次次历经绝地险境;一次次穿过生命禁区;上演着超越人类承受极限的神话,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长征的壮举空前绝后,让后来的人们高山仰止、肃然起敬,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丰碑。但红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十万计的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路上,正是他们的勇气和鲜血,奠定了长征的胜利和辉煌、不朽与传奇。

让我们参照一些史料,来粗略分析一下各路红军长征中的损失人数。

一、洒尽热血写春秋——红十军团的长征

红军最早的长征,应该从北上探路的抗日先遣队开始。

1934年7月,鉴于第五次反围剿的严峻形势,中革军委派出以寻淮洲为司令员、乐少华为政委、粟裕为参谋长的红7军团,以抗日先遣队的名义北上,以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

红七军团当时下辖3个师,总兵力6000余人,他们1934年7月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大张旗鼓地北进,一路战斗前行,准备由福建进入浙西时,接中革军委命令——立即东进,攻击福州。但福州久攻不克,红军伤亡惨重,向东北撤退时又遭敌人轰炸和袭击,伤亡很大。福州战役红军损失了3000多人。

11月初与红10军会合,编为红十军团。总兵力1万人。合编后继续向浙西、皖南挺进。

1934年12月14日,红十军团在太平县谭家桥伏击敌军,由于指挥不当,过早暴露火力,被敌人占领制高点,伏击变为苦战,军团长寻淮洲不幸牺牲,8名师以上干部受伤,红军伤亡300多人。(此处统计应有误,红军伤亡800—1000人)。

1935年1月,十军团在江西怀玉山被敌人重兵包围,方志敏、刘畴西被捕。全军除粟裕、刘英带800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红七军团从江西出发时有6000人,浙东扩红1000人,会合时红十军有6000人,总结人数达到13000人。最后只有粟裕带不足1000人突围,红十军团损失12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红十军团是长征悲壮的先行者!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央红军长征

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是各路红军中历时最长、行程最远、吸引敌人最多、经历绝地险境最多、最富传奇色彩的长征。

1934年10月10日,中央政府、机关、中革军委开始成瑞金等地撤退,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始。项英、陈毅等16000人负责掩护红军撤退,并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

此时中央红军有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加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两个纵队,总人数为8.6万人。

10月21日,中央红军突破粤军的第一道封锁线。本来红军与粤军有停火与借道的秘密协议,但陈济棠没有及时传达,双方进行了小规模交火,随后粤军接到命令让开了道路。但三军团四师师长洪超不幸牺牲。

由于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也是陈济棠的粤军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都为了保存实力,对红军只追不截,所以红军轻松的通过第二、第三道防线,几乎没有什么伤亡。但是,国民党以四十万兵力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即将成为红军的噩梦。

蒋介石沿广西兴安至全州的湘江一线,利用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险,布置了一个40万人的口袋阵。湘军在北、桂军在南、中央军六个师在红军后面尾随拉网,企图借湘江天险全歼红军。

但桂军白崇禧只希望红军快些过境,所以秘密让出了新安至全州50公里长的湘江渡口,但红军在道县停留了三天,浪费了这一大好的机会。

11月27日,桂军重新占领兴安,湘军占领全州,红军只能在新安以北的界首和全州以南的脚山铺构筑防线,控制30公里长的湘江渡口。

此时桂军迟迟没有北上,依然有渡江的好机会,但中央纵队携带着大量的辎重设备,行动缓慢,短短70公里走了5天。

为此红军只能在湘江南北拼死抵挡优势敌人的进攻,红三军团在界首和新圩、红一军团在脚山铺,与在飞机大炮支援下,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5昼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同时,外围侧翼的红八军团1万人也几乎打光,5000多人的后卫34师被包围在湘江东岸全军覆没。

此役红军从8.6万人锐减至3万人,因伤亡、失踪、被打散的红军多达5万多人。这是所有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战役。由于博古、李德的“抬轿子”逃跑队形和携带大量辎重,使红军完全丧失机动性,贻误战机,遭受了灭顶之灾。

过湘江后,因敌人在湖南中部布下重兵,红军放弃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通道转兵,从黎平西入贵州,在瓮安县猴场突破乌江,消灭敌人4个营约2000人,红军伤亡不详。随后占领遵义,并向北攻占娄山关和桐梓。在遵义召开了决定红军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后,红军沿赤水河前进,准备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1月28日在习水土城青杠铺伏击尾随的川军,由于情报不准确,敌人人数多出一倍,伏击战变为拉锯战,红军伤亡4000余人后撤出战斗。

1月29日,红军一渡赤水,转向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但叙永县城依然久攻不克,红军伤亡200余人后撤退。

随后红军转而向西,进入川、滇、黔边界的扎西地区。红军在这里进行了短暂的修整,当地有3000多人参加了红军。

在长江渡口已被敌人严密封锁和敌人向扎西地区合围的情况下,红军于2月11日离开扎西掉头东进,于2月18日至20日二渡赤水,占领桐梓、攻破娄山关、再占遵义。并重创增援的国军吴奇伟部,歼灭其一个整编师。此战红军共消灭敌人3000余人,俘虏3000余人,根据战后彭德怀给中革军委的报告推测,红军伤亡约1000人。

由于红军严明的纪律、良好的形象、为穷苦人谋福利的担当,吸引大批青年参加红军,红军在遵义地区扩红4000多人。

因为遵义地区贫瘠多山,不适合作为根据地,红军计划寻机去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后又三渡、四渡赤水,从贵州进入云南。又在昆明附近掉头北进,于5月9日渡过金沙江,此时红军总人数为2.4万人。

5月24日,红军先头部队占领大渡河畔的安顺场。25日,组织了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熊上林为首的十七勇士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一艘木船强渡大渡河,击溃敌人一个营,红军奇迹般的无一伤亡。由于安顺场渡口不能架设浮桥又找不到船,红军决定夺取上游的泸定桥。

红四团一天一夜飞奔240里赶到泸定桥,占领东桥头后组成22勇士的突击队,与在安顺场过渡到西岸赶来的红军夹击守敌,敌人溃逃,红军占领泸定桥。22勇士中有4人牺牲。

红军渡过大渡河后继续北进,占领天全,突破芦山、宝兴防线。为避开敌人的重兵围堵,红军决定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山顶温度低至零下二三十度,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红军在翻越夹金山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老红军刘胜回忆他那个团就牺牲了40多人。在前进的道理上每走几步就能看到红军战士的遗体,如同一座座冰雕。此后进入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据周恩来与张国焘的对话,红军只剩2万人(有的统计1.8万),所以中央红军翻越夹金雪山的牺牲是一个上千人的巨大数字。

但红军非战斗减员最多、因自然环境的恶劣牺牲最多的应该是过草地。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两河口会议,做出了全军向北、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但由于张国焘持反对意见,一再拖延,红军在大、小金山和毛儿盖地区滞留一个多月。致使北上的门户松潘被国民党军队抢占,红军只能选择从松潘以北的大草地通过。

松潘草地方圆600多里,海拔3500米以上,气候复杂多变、道理泥泞不堪、遍布沼泽沟河、很多水片有毒不能饮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命陷阱。

但比这更致命的是缺粮,红军过草地前在人烟稀少的川康地区没有筹到多少粮食。红军每人只配给5、6斤粮食,只够吃一、两天,而草地行军至少要七、八天,而且特别耗费体力。所以过草地成了名副其实的饥饿死亡之旅。

无数的红军战士因饥饿、沉陷沼泽、饮水中毒倒在了草地上。1935年8月下旬,彭德怀渡过班佑河后看到对岸黑压压一群红军,有七八百人之多,就让11团政委王平带人去接,但王平赶到后,却发现这些红军战士或背靠,或依偎,已经全部牺牲。这是有史料记载的红军过草地牺牲人数最多的记录。

中央红军过草地前统计有2万人,过草地后剩1.4万人,牺牲6000多人。

过草地后由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红一方面军北上,四方面军南下,分道扬镳。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后改为第5军、32军)在过草地跟随四方面军组成左路军,此后一直跟随四方面军行动。

中央红军的一、三军团和中央直属队在俄界整编,组成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总人数8000人。随后攻占北上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平原,到达哈达铺时还剩7000多人。

1935年10月16日,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此时一方面军总人数为7200人。加上留在四方面军的5军(原五军团)2000多人,32军(原九军团)1000多人。共计1万人。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时8.6万人,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总计扩红1.62万人。(其中遵义地区扩红4000人、扎西地区扩红3000人、乌江地区扩红4700人、东川地区扩红1500人,甘南地区扩红1000人、其他地区合计扩红2000人)。而到达陕北和留在四方面军的合计才1万人,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了9.2万人。

中央红军损失了百分之九十,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数字,长征的危难和艰险可见一斑,可谓悲壮、可谓惨烈!

三、娃娃军队创奇迹——红25军长征

1934年11月11日,由于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鄂豫皖省委召开了“花山寨会议”,决定率红25军实现战略转移,到桐柏山和伏牛山创建新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全军2900多人打着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号,从河南罗山何家村出发开始长征。因为队伍非常年轻,大多数战士年龄仅13到18岁,被称为娃娃军。

红25军经信阳过平汉铁路,在歇马岭阻击重创尾随的敌军,随后的独树镇战斗应该是红25军长征中最为凶险的战斗。

1935年11月26日,红25军准备在独树镇穿越许南公路进入伏牛山区时,遭敌40军115旅和骑兵团的伏击。因为当时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发动突然袭击。红军猝不及防,前面的部队瞬间被冲垮。而且当时天气奇冷,红军战士连枪栓都拉不开。仓促间队伍散乱,有溃散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军政委吴焕先抄起大刀,大喊:“同志们,跟我上”!带头冲向敌人,红军战士奋勇还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终于止住了颓势。红军在伤亡300余人后撤出战斗。

红25军发现桐柏山和伏牛山并不适合创建根据地,决定前往陕南,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于1935年12月初经河南卢氏县进入陕南。1935年12月9日,红25军在丹凤县庾家河与国民党60师发生激战,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红25军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绝地反击,击溃敌军。此战毙敌800多人,25军仅伤亡100多人,副军长徐海东头部中弹受伤。此战后25军在陕南站稳了脚跟。

至1935年5月,历经大小数战,粉碎了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成功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红军部队也发展到3700余人。

1935年7月15日,鄂豫陕省委会议决定红25军西征,到陕北与刘志丹的红26军会合,巩固陕甘根据地,配合一、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

7月16日,红25军开始继续长征,由陕西进入甘肃,攻占隆德,进行短暂修整补给后翻越六盘山。在21日的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歼敌一个整团,但军政委吴焕先不幸牺牲。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在陕甘苏区的永平镇与陕北红军26、27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红25军的长征历时一年,行程一万里。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和“娃娃军”活力十足、英勇善战,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和围剿,成功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为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创建根据地的红军。他们到达陕北胜利会师时,人数从出发时的2900人发展到3700多人,沿途扩红约2000人,共计牺牲1000余人。这是长征中的重大胜利,被毛主席称赞“为革命胜利立了大功”!

四、回环往复皆沧桑——红四方面军的长征

1935年初,为配合中央红军北渡长江进川西,红四方面军先后发起广昭战役、陕南战役、嘉陵江战役。红军渡过嘉陵江后,张国焘未经请示就放弃了川陕根据地,把党政军机关全部撤到嘉陵江以东,从此红四方面军10万将士也踏上了茫茫长征路。

从3月28日到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在24天时间里,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连克八座县城,歼敌12个团,共1万多人。有力的支援了中央红军,为他们减轻了压力。红军在这些地区扩红7000多人。

为争取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开始沿着岷江流域西进,为打通西进的通道,红四方面军又发动了北川河谷战役。

红四方面军一部先攻下伏泉山、千佛山,做出南下成都的架势,掩护主力西进攻占了茂县的土门要塞。四川军阀刘湘为此调动了川军的全部主力,共计14万人,双方鏖战了73天,红四方面军基本控制了北川河谷,歼敌1万多人。

此战吸引了大量的川军,有力地支援了中央红军过金沙江、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的行动,为两军会师开辟了道路。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川西的懋功达维胜利会师,此时,一方面军2万人 ,四方面军8万人。

两河口会议后,朱德、刘伯承率红五、红九军团和四方面军组成左路军,一过草地时,由于刚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战士伤病少、体力好,粮食相对右路军充足。过草地时减员较少。

过草地后,徐向前指挥红4军、30军发起包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毙伤俘虏4800多人,红军也伤亡2000多人。第10师师长王友均壮烈牺牲。

包座战役打开了北上甘南的门户,但张国焘的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停止不前,他突然反悔,拒不执行中央命令,通知和右路军前行的徐向前率领的队伍,一起转头南下。于是红四方面军的战士再次返回好不容易才走出的草地。

再走草地已是人困马乏,粮食补给也是大问题,这对红四方面军来说是一个噩梦。大批战士因为饥饿、疲劳、饮水中毒倒在了草地上。据《李先念传》记载,重回草地红四方面军减员很多,总兵力损失了约四分之一。也就是付出了牺牲近两万人的惨痛代价。

随后四方面军南下占领占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10月下旬又攻克了天全、芦山、名山等敌,毙敌3000余人。形成了横扫川西,威胁成都之势。

红四方面军的一路南进,势如破竹。引起了四川军阀和国民党中央军的恐慌。川军调集80个团,加上中央军16个团,在百丈关合围红军,红四方面军与敌苦战七天七夜,毙敌1.5万人,红军也伤亡1万多人。据时任88师政委的郑维山回忆,他的88师战后所剩无几。

红军随后撤往西康的道孚、炉霍、甘孜一带。这些地方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红军非战斗减员很多。据1936年4月整编时统计,红军从返回草地前的8万人锐减至4万多人。由于南下的错误战略,红军短短半年就折损过半。

1936年6月30日,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两支红军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开始第三次爬雪山、过草地,又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36年10月9日,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此时四方面军只剩3.8万余人。

四方面军嘉陵江战役后开始长征有10万人,沿途扩红1.67万(川北地区扩红了7000人;川西格勒得沙地区扩红了2000多人;在天全、芦山一带扩红4000多人;在道孚、炉霍、甘孜扩红了200多人,在岷洮西地区扩红3000多人,在包座战役扩红500多人),到达会宁时3.8万余人。除去一方面军的5军、32军共3000人,红四方面军长征共损失7.57万人。

这也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红四方面军因为连续大战,先后历经嘉陵江战役、北川河谷战役、再次南下又进行绥崇巴懋战役、百丈关战役,都是大战。又在张国焘的错误战略下三过雪山草地,红军大量损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五、万军阵中自来去——红二方面军的长征

红六军团也是第五次反围剿时探路的抗日先遣队。1934年8月初,红六军团接中革军委命令,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根据地。8月7日,红六军团从湘赣边界出发,穿湘南汝城、郴县、桂阳到达零陵。在敌人的重兵围堵下无法继续渡江西进,便退回湘桂边界的阳明山,和敌人兜了几圈进入广西。9月3日在界首以北凤凰嘴渡过湘江,在湘桂边界活动。

9月下旬进入贵州。10月7日,在贵州石阡遭到桂军19师的袭击,部队被截为三段。苦战后突出重围,伤亡1000余人。10月16日,再遭敌包围截击,红十八师掩护部队突围,与敌激战三昼夜,伤亡惨重。师长龙云因伤被俘,后被敌人杀害。殿后的一百多红军战士因子弹打光,英勇跳崖。

10月24日,与红三军在黔东北的印江不黄会师,此时红六军团已从出发时的9700人减少到只剩3300人。随后与贺龙的红三军(后改为红二军团)一起行动,一直到长征结束。

1935年11月19日,在敌人30万大军即将对湘鄂根据地合围之际,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两军合计有17000多人。计划到湘黔滇建立根据地。

红六军团先向东,然后出其不意折向南,反而到了敌人兵力最多的湘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辰溪、溆浦、新化,在此短暂修整,扩红3000余人。然后转而向西,经武冈、绥宁折回湘西,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晃县之间的便水和敌人打了一仗,虽歼敌1000余人,红军也伤亡1000多人后撤出战斗。

鉴于湖南的严峻形势,红二、六军团于1936年1月西入贵州,在1936年2月初进至黔西、毕节、大定地区,在爱国绅士周素园的号召下,红军扩红5000多人。27日在国民党重兵合围下进入乌蒙山区,牵着敌人的鼻子在数千里的乌蒙山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周旋。将围追的各路敌军拖疲拖垮,甩掉了尾巴。

3月22日,红二、六军团进抵云南宣威,又转至贵州西南,准备再次创建苏区。这时接到朱德和张国焘的电报 ,要求他们北渡金沙江,去川西北和红四方面军会合。

红二、六军团从贵州盘县地区启程,经云南丽江石鼓,于4月28日北渡金沙江,翻越哈巴等三座雪山,终于在1936年7月1日到达甘孜,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和原一方面军的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

1936年7月上旬,两支红军开始北上,红四方面军在前,红二方面军紧随其后。

红二方面军此前在从湖南入四川的漫漫征途中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除便水战役有一定伤亡外 一直避免与敌决战,硬碰硬。一次次从敌人包围圈的缝隙中钻出,牵着敌人鼻子绕圈圈,让几十万追兵对他们无可奈何。所以红二方面军长征的前大半程伤亡较少。但他们即将面临最大的考验,发生人数巨大的非战斗减员,这就是过草地。

红二方面军和其他部队一样过草地前粮食储备不够,每人只携带4—5斤粮食,只够两天食用。而且他们是所有红军中最后过草地的队伍,连树皮、草根都被前面的部队吃光了。茫茫草地他们走了10天,有7、8天几乎完全断粮,全靠精神和意志在支撑。

红二方面军大批的指战员倒在了无情的草地上。进入草地时16000人的队伍,走出草地的只有12000人。担任后卫任务的96师,过草地前1800人,走出草地时只剩400人。

红二方面军于1936年10月22日在甘肃静宁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成为最后一个支胜利结束长征的队伍。此时,他们仍有1.1万余人。

毛主席给了红二方面军高度的赞誉:“你们出发时一万多人,走过来还有一万多人,没蚀本。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习”。

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时共1.7万人,途中扩红10000人,(湘中扩红3000人,湘西南地区扩红1000人,黔西、大定、毕节扩红5000人,成徽两康扩红1000人)。除去在甘孜成立二方面军时编入的32军2670人,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损失的人员应该是1.8万人。如果加上红六军团西征时损失的6400人,总人数可达2.4万人。

即使是损失较轻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的损失也达到了1.8万人,依然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现在我们可以大概算出红军长征途中因牺牲,失踪、打散的人员损失。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9.6万人;红二方面军1.8万人;红四方面军7.57万人;红25军1000人,再加上北上的红十军团1.2万人,红六军团西征的6400人。各路红军在长征中共损失20.87万人。

悲壮的长征路,每一步都喷洒着红军指战员的鲜血。这是一条红色之路,也是一条光明之路。从这条路上走出的红军,历尽千难万险,血火淬炼,从此钢筋铁骨,不可战胜。长征是红军的炼狱,也是红军的新生!

——有些数据可能有误,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