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牺牲的意义(39)

2024-10-07 16:47 来源:对思网 点击:

牺牲的意义(39)

自古及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亲人、为了朋友,为了氏族、为了村社,为了团伙、为了阶级,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而抛头颅、洒热血,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而“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社会利益最大化成果,我们今天正享受其中,所以我们感激他们、纪念他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彰显出的社会意义也激励着我们“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勇气。

牺牲具有社会意义无须多言,问题是牺牲有没有“人生意义”,人已经死了,他的人生还有意义吗,他还能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吗?

何谓“牺牲”?

牺牲就是行为主体甘愿放弃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甘愿放弃属于自己的生命,成全他人、造福社会。

这种自我牺牲行为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占有和放弃、生存和死亡之间,直接选择了放弃或死亡;二是明知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利益、生命有造成危害的可能,依然选择这种行为。即便损害结果最终没有发生,这依然是一种自我舍弃的牺牲行为。

第一,放弃属于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造福社会,具有人生意义吗?

曼库尔·奥尔在《集体选择的逻辑》中说道,由于任何集体利益都将为集团内每一成员所分享,因此,对争取此利益毫无贡献的成员将与为此作出牺牲的成员获得同等利益。如果不存在选择性刺激手段,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有益于集体利益的行为根本不可能发生。简言之,拔一毛而利天下,无人为也。

看来曼库尔•奥尔不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他将“利益”看成是“一维”存在,得与失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评判,只是在一个维度上博弈。殊不知每个人的欲求结构都是由四个层面构成的,利益得失的评判和博弈,是在四个层面上展开的。在一个稀缺层面上做出牺牲,能够在另一个稀缺层面上取得回报。比如牺牲“财物”、得到“感情”,牺牲“享受”、得到“创造”,牺牲“物质”、得到“精神”,这依然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方式。

七十年代某知青,高中毕业分配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某夜约数同伙去附近国营农场果园窃摘苹果。一人墙外接应、一人墙上放哨,该知青随两同伙入园。他在树下接应,另两人上树摘果。如此数次、均有所获,成果共享、不论功过。按曼库尔·奥尔的说法窃果行为是不能持续发生的。入园上树者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做出了更大的贡献,而得到的却与其他成员一样。显然入园上树者吃了大亏,该知青吃了小亏,利益最大化原则会使这种行为趋于弱化,即逐渐地不会再发生。事实是类似情况在全中国、全世界比比皆是。

某大学德育教授,视金钱如粪土、将美德当生命。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践行着自己的信念。一日,某电视台以“自我利益最大化”为题,邀其参与一档节目,彼拒绝报酬、欣然前往。节目中从“最大化”的道德丑陋到“最大化”的行为卑鄙,从追求“最大化”的严重社会后果,到追求“最大化”的可怕精神危害,德育教授批判得十分酣畅。如果因该教授的言行,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大为提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舍己利他、无私奉献蔚然成风,但这位教授只能享受社会道德进步中最均衡的一份,他吃的亏比那位知青可要大多了。

虔诚的宗教徒默默地践行着教义,为他人、为社会做着好事、善事。笔者儿时读高尔基传记小说时,曾深深地被高尔基外祖母的施舍行为所打动。她老人家的生活也很拮据,可她依然将几个小钱施舍给路边的流浪人,或悄悄地放在其他贫弱者的窗台上。在笔者眼里,老人家的道德境界更高于某德育教授。

世上甘愿吃亏的人好像很多嘛,如那位知青,如某德育教授,如高尔基的外婆,为什么呢?

吃到比别人更多的苹果是“生理需求”利益满足形式,通过参与窃果活动,改善、加深与其他成员间的关系或得到其他成员的敬佩与尊重,这种“和谐关系需求”满足同样是自我利益满足形式。承担更大的风险,只吃到同样多的苹果,从“生理需求”利益满足上违背了利益最大化。但是,通过牺牲“生理需求”利益满足,得到了同伙的敬佩与尊重,获得了“和谐关系”利益满足。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同伙中地位不高的成员,“吃苹果”的紧迫性远远低于获得“敬佩与尊重”,“自我利益最大化”自然会表现为对“和谐关系”的利益满足上。

到电视台做节目获得一定的酬劳,是“生理需求”中“自然需要”利益满足形式。到电视台做节目也可以是“自我创造”中“精神释放”利益满足形式。德育教授通过自己的言行提高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这种“精神释放”所带来的自我利益满足程度,远远高于那点酬劳,至少在德育教授看来是如此。

至于高尔基外婆虽然舍弃了一些小铜板,她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回馈是无法用小铜板衡量的。

曼库尔•奥尔只看到一种利益形式的牺牲,看不到另一种利益形式的得到与满足。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懂得,牺牲乱说乱动的自由,能够得到一朵小红花。其蕴含的哲道是:克制“生理满足需求”,能得到“和谐关系需求”的满足。

结论:牺牲属于自己的利益,具有人生意义。

第二,放弃属于自己的生命,成全他人、造福社会,具有人生意义吗?

新陈代谢只是生命的物质载体,心灵体验是生命的本质,心灵期待是生命的根本属性。

所以,“活着”从来不是目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微生物”,没有谁是“为活而活”。一切生命体都是为心灵体验而活、为心灵期待而活。剔除“体验”、灭绝“期待”,这个星球上不再有愿意活下去的生命。

“活着”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欲求”满足是生命存在的根据。失去“基础”,生命不存在,失去“根据”,生命同样不复存在。将“基础”与“根据”相比,“根据”占据主导地位。全天下每一个生命体、每一个人,都会在“生理需求”、“和谐关系”、“信息吸取”、“信息释放”四个欲求象限中,寻找、确定一个生命价值原则。这个生命价值原则是自己内心深处最在意、最珍惜的期待,她远远高于生命存在。一旦生命价值原则受到冲击、伤害,放弃生命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比如,有的人把“忠孝节义”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有的人把“人民利益”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有的人把“自由平等”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有的人把“自我创造”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乔尔丹诺•布鲁诺,捍卫“日心说”是他坚定不移的生命价值追求,纵然被烈火烧死也不做改变。居里夫人,明知放射性元素对健康、甚至生命构成威胁,依然不为所动,最后死于白血病。荆轲,明知在王宫大殿上刺杀秦王是不归路,毅然赴死。谭嗣同,明知落入慈禧手上必死无疑,还是拒绝逃亡,在家等待官兵。

人们常常对新闻报道中或为财、或为情、或为列侬、或为信仰而选择死亡表示不理解,甚至非常不屑,有许多自杀者生前也曾对他人的自杀非常不屑。其实,那是因为他所坚守的生命价值原则与自杀者的生命价值原则不同而已。倘若哪一天,他内心最珍惜的生命价值原则受到触碰,他会极自然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这一价值原则。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谁人胆敢触碰这条原则,男儿流出的不仅是眼泪,他宣示出的将是自己的生命。

生活几乎每天都在给我们讲述某个最平凡、最柔弱、最胆怯的人,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价值原则,用放弃生命向社会宣示自己的存在。或为一句话、或为一段情、或为一件事而放弃生命,在旁观者看来,这句话、这段情、这件事根本不致命。我劝这位旁观者不要那么地不屑,保不齐哪一天你会因为一个眼神儿而轻生,因为这个眼神触碰到了你最珍惜的生命价值原则。所以,我们应当多些理解,少些不屑,多些对他人生命价值原则的尊重,少些用生命宣示存在的方式。

一个合格的战士,必须将“服从纪律、执行命令”作为自己的生命价值原则;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将“党的事业、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生命价值原则。地球上七十亿人,虽然他们内心的期待、欲求、愿望各有不同,但人人都怀有高于自己生命的价值原则。在自己的生命价值原则面前,放弃生命只是一个小痛苦,生命价值原则被伤害才是无法接受的大痛苦。

牺牲就是在大痛苦与小痛苦比较中,选择了小痛苦。所以,牺牲也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窃以为“自我创造需求”中的“精神释放”,对生命具有强悍的吸纳力。因为“精神释放”能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全新的利益比较形式,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宏大利益空间。当自己与宏大利益空间结合在一起时,承担一些个人利益牺牲、甚至个体生命牺牲的风险,不是多么艰难、多么神秘的事情。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消除世人的愚昧;袁隆平创造出“杂交水稻”,消灭人类的饥饿;商鞅推行“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贞德反抗英格兰,促进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等等。宏大利益能够震撼任何一个弱小的灵魂,而每一个弱小的灵魂都存在把自己融汇进某宏大利益的趋向。“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道理人人懂,人们缺的不是牺牲的勇气,缺的是融入宏大利益的机会。

其实,追求、实现自我创造需求不是英雄豪杰的专利,这种为满足创造需求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人人都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在践行。

比如,放弃休息,把家里漏水管道修好的牺牲行为,能使我们在老婆、孩子面前得意地抽支烟;再比如,通过自己的维权起诉,把不合理的公路收费降了下来,虽然只是享受到与他人完全一样的社会福利,但自己的这一增进社会公共福利的行为,足以支撑自己五年得意抽烟的行为。

再比如,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可以创立出一个人人敬仰、个个崇拜的或科技、或文化、或经济、或政治成就,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这一创造成就,是每一个生命体最大、最渴望的幸福……古今中外有多少科学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把自己融入进去了,又有多少人正是因为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进去而从一个普通人蜕变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

为满足“自我创造需求”人们可以付出生命代价,为满足“和谐关系需求”人们也可以付出生命代价。《泰坦尼克》中杰克深深地爱着露丝,露丝获得幸福是杰克的最大愿望。当面临生死抉择时,杰克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露丝,露丝获救就是他最大的利益满足……不仅仅是露丝终生怀念杰克,我们中的哪一位不缅怀这种行为,哪一位不怀有这种为自己钟爱的人、为自己钟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利益满足愿望?

总之,古今中外多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死了,在他们心中无不是却了自己内心最强烈的愿望,无不是实现了自我利益最大化!